“ ‘双减’效果真的很好,希望能坚持不懈扎实做好。”昨日,市人大代表、颍上县第十六小学音乐教师杨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畅谈他们学校的“双减”实践以及对“双减”政策落实的思索。 “我们学校一二年级学生的期末考试,与以往相比,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变成了‘趣味游园’活动。”杨锐说,活动共设置9个“闯关”项目,包括“语文乐园”“数学王国”“科学探索”“讲德明礼”“音乐之声”“艺海拾贝”“健体塑强”“劳动达人”“我型我秀”等,让学生们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发掘并培养他们的“五育”能力。这种新颖的方式,让学生们摆脱了昔日的考试压力,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普遍好评,使“双减”政策效果显现。“双减”政策落实以来,学校还成立了17个兴趣社团,书法、绘画、剪纸、科技等活动应有尽有,孩子们在课下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有的还在某些方面显现出一定天赋。 对于有些家长疑惑“双减”政策让孩子是不是太过“清闲”,杨锐表示,一个时期以来,“唯分数”“唯升学”成为各中小学校唯一的教学目标,重复性、“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成了不少学校和老师提分数、出成绩的“法宝”,家长给孩子报补课班,不仅无端减少了孩子们的正常睡眠时间,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双减”政策刚实施不久,不少家长的教育焦虑依然存在,应试教育模式可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功利化教育思维依然暗潮涌动,需要社会多方携手合力破解。我希望,“双减”政策能坚持下去,长期坚持,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杨锐认为,“双减”政策的目标,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双减”减的不是老师责任,而是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激励老师提升课堂质量,在“应教尽教”的基础上,做到精准施教,使他们不断锤炼育人的本领。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