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当冬奥遇上“凡尔赛”

2022-2-11 11:41| 编辑: 戴斐 | 查看: 145292| 评论: 0|来自: 阜阳日报

  凡尔赛”作为一种“得瑟”体的自夸模式,已经不新鲜了。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个比利时人在视频中对比在中国办事的快速高效与在自己国家办事的效率低下。个别中国网友就在下面留言:“是啊,中国除了快还有什么啊。”“还不如慢点好!”
  
  标准的“凡尔赛”!
  
  照这么看,北京冬奥会更值得用“凡尔赛”体来自夸了。为什么?因为有人说,北京冬奥会呈现的东西,够外国人追赶30年。
  
  你知道开幕式上那些“绿草”每一根有3公斤重,有三层楼高吗?你知道那块“冰瀑”屏幕有60米高、20米宽吗?这两样“小”和“大”的重量都不是轻易举得起的。前者需要人力,后者需要机械力。而舞台工程系统设备你却看不见,它们隐藏在“冰面”之下。为了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该系统还采用了航天控制技术。
  
  冰瀑、冰立方、冰五环以及地屏都是LED屏构成的。仅巨大的地屏就有10552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的LED显示屏。每一帧画面,都是激光与3D视效的完美结合。这些东西,不光设计有难度,完成也有难度,包含大量的智能因素。非一般“小户人家”可以奢望的。
  
  再举一个例子,来看看小男孩吹蒲公英那个画面是怎么实现的,以此说明科技的含量。
  
  整个过程是这样的:地屏上的小男孩剪影吹起蒲公英,蒲公英的种子通过地屏四散,飘到冰瀑上,缓缓向上升起。当蒲公英飘到冰瀑的顶端与鸟巢“碗口”持平时,烟花绽放在鸟巢上空,宛若蒲公英飘散在空中。这组画面连贯一体,一气呵成,如梦似幻,美不胜收。
  
  而这一效果的实现,需要精确的时间控制。怎么做到的呢?原来,背后有一个开幕式的“时间轴”,所有的设备都跟着时间轴运转,分秒不差,才造就了如此精彩。
  
  至于北京冬奥村中的各种黑科技,以及比赛场地的高科技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呈现出的各种杰作,在此就不罗列了。
  
  面对这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眼前所看到的伟大进步而自豪呢?
  
  近些年,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好比一列高速行进的快车,坐在车内的人也许察觉不到,站在车外观望的人却能清楚观察到列车的惊人速度。看看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国外运动员赞叹的样子,你就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中国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
  
  也许是出于一种习惯,也许是因为谦虚,也许是缘于自卑,一些人总爱有意无意地否定我们国家的巨大进步。说穿了,这是一种不够自信的体现。
  
  其实,爱用“凡尔赛”体的人轻轻得瑟一下又有什么不可以?至于那些总爱自卑、自轻以及自我否定的人需要校正一下了。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