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支持阜阳创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2022-2-15 09:23|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11768|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方松高 通讯员 刘蓬勃 马言引|来自: 颍州晚报

  去年12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这对加速皖北振兴是个重大的政策利好。近日,我省制定出台《推进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为重点,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激发内力和借助外力相结合、长远谋划和分年实施相结合,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方案与重点任务。方案中多次“点名”阜阳。
  

阜阳城市风貌 记者 王彪 摄

  培育壮大阜阳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
  
  《方案》聚焦我省启动的“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皖北八市产业协作等高对接方面的重点任务。
  
  以制造业为例,要与沪苏浙做好产业协作,就要从产业链上做好融合与提升。《方案》提出,八市要通过“培育+引进”“龙头+配套”“数字+制造”,加强与帮扶城市产业链分工协作,转型升级工程机械、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淮北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亳州现代中药,宿州云计算,蚌埠硅基新材料和生物基新材料,阜阳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淮南大数据,滁州智能家电,六安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5年,力争实现5个产业超千亿元、20户企业超百亿元。
  
  在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方面,《方案》提出,八市要学习借鉴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验,依托省级以上开发区,结合实际采取股份合作、委托管理、“园中园”等模式与帮扶城市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探索建立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重点支持皖北城市高质量建设结对合作帮扶城市冠名园区。
  
  支持阜阳等市创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科创飞地”,鼓励皖北城市与帮扶城市“一对一”设立科创飞地和反向飞地,探索建立研发孵化在沪苏浙、生产转化在皖北的互惠互利合作模式。
  
  在一产合作方面,《方案》立足“两强一增”,提出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联合开展种子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建设小麦、大豆等大宗农作物和辣椒、石斛、芳香作物等特色品种繁育基地。加大培育和引进力度,打造宿州智能农机装备、阜阳粮食机械等产业集群。建设长三角高质量高附加值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同时,依托沪苏浙线上线下展会、营销网络、互联网平台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挂牌运营皖北名优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推动更多皖北农产品进入沪苏浙市场。
  
  在三产合作上,《方案》聚焦文旅、消费和外贸提出共同开发皖北历史文化名人名镇、文物古迹、红色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优势旅游资源;支持阜阳等市创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发挥人口、市场优势,与沪苏浙共建年交易额超千亿元的区域性商贸枢纽市场;推动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加快建设等任务。
  
  项目人才资本高效对接
  
  结对合作帮扶中,项目和资本高效对接,才能让高端要素注入皖北,让经济合作的“活水”流动起来。《方案》在重大项目建设上提出,八市要编制好产业链重点企业名录,专人专班在帮扶城市驻点招商,分级分类建立重大项目库,建立分级分层调度机制,实施重大项目“挂图作战”等具体措施,以“双招双引”的一套高效“打法”力促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方案》特别提出,探索设立皖北投资集团,鼓励皖北各地及省属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发起设立皖北产业投资基金,鼓励省股权投资基金设立皖北分支机构或子基金,优先支持结对合作帮扶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引入沪苏浙法人金融机构在皖北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建立跨区域联合(银团)贷款协作等机制。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人才需求尤为迫切。《方案》提出,要加强人力资源共享和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干部互派挂职交流,实现人才引进和干部人才锻炼的目标。
  
  同时明确,皖北城市和帮扶城市应聚焦城市定位、规划布局、产业特色,每年双向选派一批干部到党政机关、产业园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挂职、跟班学习;皖北各市每年分批组织若干名机关干部、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赴沪苏浙学习培训。
  
  让群众享受更多一体化红利
  
  在民生领域合作共享方面,《方案》从教育、医疗等领域,提出了我省八市与沪苏浙城市民生共享的具体合作任务。
  
  支持皖北城市引进沪苏浙高水平大学、研究生院、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并设立分支机构、培训基地和校地合作平台,选聘高水平专家到皖北高校担任客座教授;推动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资源合作共享,皖北各市每年选派一批校长、园长、教师赴帮扶城市交流培训。
  
  支持医疗机构通过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或专科联盟、柔性引进医学人才等形式,与沪苏浙高水平医院建立长期协作机制,加强智慧医疗合作,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
  
  在养老方面,《方案》提出,要实现养老服务标准共研互通、信息互联共享、统一协调监管,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和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异地落实机制。同时,支持沪苏浙知名品牌养老服务机构在皖北城市布局设点或托管经营,共建康养小镇。
  
  苏阜结对可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是贯彻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精神的具体举措,苏州市作为发达地区,一直被誉为国内“最强地级市”。去年以来,苏州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速领跑全国,2021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成功实现四万亿目标,在园区改革、产业发展等方面,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当前阜阳发展势头良好,正在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双招双引”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皖北“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等工作,勇当皖北振兴排头兵。
  
  与此同时,阜阳当前正面临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相互叠加的历史性机遇,区位、交通、政策、农业、人口等比较优势突出,正成为带动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可以说,苏州在工业发展上的优势对阜阳有极大促进作用,阜阳的独特区位和资源禀赋,在用人用工、工业用地、用电能耗、政策支持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制造业承载比较优势,双方各自的优势有着较高程度的互补性。因此,苏阜两地结对,能够充分发挥苏州、阜阳两地不同特点、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