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我省制定出台了《推进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工作方案》。方案中多次“点名”阜阳,并支持阜阳创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2月15日《颍州晚报》04版) 我省出台的《推进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工作方案》,好似一缕春风,给阜阳带来早春的消息。 作为拥有千万人口、经济总量省内排名第四的大市,阜阳市场消费体量大、门类全。这是阜阳创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优势所在,但也不应因此忽略依然面临的挑战。比如:消费结构升级压力大,食品、服装类非耐用品消费仍存在一定的下行空间,服务消费支出后续增长空间较大,居住类消费支出占比较高,挤出效应明显;消费业态模式还不优,商业模式、服务内容较为单一,创新发展能力偏弱;供给能力亟需完善提高,对周边地区集聚辐射效应较弱;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旅游业需要进一步融合发展,强化旅游体验,提高旅游文化品位等。 众所周知,阜阳的人口优势、地缘优势、交通优势、政策优势明显。但在创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是我们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致力的方向。为此,笔者认为: 一要补齐人均可支配收入短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升消费品质。就全省来说,阜阳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近几年增长迅速,但是排名较为靠后,总体相对较低。阜阳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发展短板,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升人力资源优势,提高居民收入。因此,我们还需不断补足短板,稳固发展根基,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品质,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消费业态,激发消费潜力。当前,阜阳的供给质量、消费渠道、消费环境,还不能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制约了消费扩大和消费升级。要坚持消费引领,倡导消费者优先,适应新时期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激发消费活力。要加快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和“智能+”服务消费。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水电路气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农村现代商贸流通渠道,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加快现代消费向农村普及。 三要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强化消费体验,提升消费品位。要以消费市场为引领,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全域旅游。本地区标志性自然景观单薄,历史人文资源却颇为丰厚。比如,颍州西湖是阜阳历史记忆的原点,文化底蕴深厚,欧苏遗韵悠长,千年风雅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生命力,富于文化内涵的旅游会产生强大的吸附力。要做足做好文化旅游这篇文章,塑造阜阳旅游消费城市形象,让更多外地人知道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大有可为。用足用好独特的老城历史、商业积淀,为老城建设融入时尚新元素,提升城市消费能级。 总之,皖北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关键期,阜阳要创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就要把自己打磨得晶莹璀璨,才能具备超强辐射力。我们相信,在与“最强地级市”苏州结对后,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阜阳借力扬帆,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必将起舞于皖北全面振兴的舞台中心。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