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爱心电”赋能 村民“幸福升级”

2022-3-2 09:05| 编辑: 刘黎 | 查看: 154707|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牛桂芹 通讯员 彭诚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电力爱心超市

    “二月里来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时下,正是春耕时节,颍州区三星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一片繁忙。
  
  近几年来,阜阳供电公司驻三星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起,帮助贫困户顺利脱贫,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2021年村集体收入超过500万元,实现了“幸福升级”。2020年三星村脱贫后,公司接续助力乡村振兴,制订《定点帮扶三星村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目前正稳步推进。
  
  电力足,产业发展富三星
  
  日前,记者来到三星村采访时,国网阜阳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宁建武带着驻村工作队队员,正在三星村东杨庄180亩电气化智慧蔬菜水果大棚项目,检查电源供应和到户电表的安装情况。
  
  “智慧蔬菜水果大棚项目建成后,将种植茄子、番茄等经济作物,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80余万元。”宁建武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做的工作,是通过电气化技术、数字化平台,采用照明、温控、湿控、自动卷帘等设备,对大棚农作物实现光、热、水、肥自动精准控制。
  
  三合镇副镇长、三星村党委书记杨坤山介绍,过去,三星村基础差、底子薄。近年来,村两委制订产业规划,通过规模种植订单小麦、有机花生等农产品,打造品牌小麦、肉牛养殖、蚯蚓养殖基地,形成了以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构成的“三圈”循环经济体,带动全村经济发展。这和国网阜阳供电公司的支持密不可分。
  
  2021年,三星村推广建设6500亩高标准农田。当年10月份,晴天少雨,气温偏高。由于种植的小麦直供茅台酒厂,标准要求高,如果抗旱不利,将严重影响供应。关键时候,阜阳供电公司实施的高标准农田配套机井通电项目发挥了大作用,100%高效节水电灌溉,保证了小麦“喝水不愁”。
  
  宁建武介绍,为配合村两委打造“三圈”循环经济,他们以电气化种养手段为支撑,先行先试打造“零碳”乡村,明确到2023年定点帮扶三星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保持年增速30%以上。
  
  迁新居,引领乡村绿色用能新风尚
  
  走进三星村美丽乡村新居项目,干净整洁的两层楼房一栋栋排开,新入住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春节前,村民陈玉宝喜迁新居,新居里空调、冰箱等家具一应俱全,厨房还用上了整套厨电设施。他说:“现在村里富裕了,住进新房,条件不比城里差。”
  
  脱贫攻坚期间,阜阳供电公司把三星村的电网建设作为重点工程,充分发挥电网建设对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累计投入电网改造资金992.3万元,彻底告别了“刮风下雨就停电,家用电器带不动”的小容量、低电压窘境。
  
  杨坤山介绍,村民收入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及居住条件也有了新要求,村里把集体经济收入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如今,一期规划建设的54套新居已交付使用。目前,三星村正在筹划二期新居建设,将解决200户居民住房需求。
  
  阜阳供电公司在新居项目上,打造标准化示范台区,开展“近零能耗”住宅试点,推广电厨炊、电采暖等高能效设备应用,引领乡村绿色用能新风尚。
  
  爱心分,凝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我上季度参加村里的公益岗位和技术培训,获得了50积分,在‘电力爱心超市’换了一桶油,很感动。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过好日子。”村民王振东告诉记者。
  
  两年前,王振东因患股骨头坏死,劳动能力降低。阜阳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鼓励他养殖大白鹅,帮助其在扶贫车间就业,使其有了稳定收入来源,顺利实现脱贫。
  
  记者看到,来往“电力爱心超市”的村民络绎不绝,特色农产品、生活用品、粮油副食品、学习用品等物品丰富,村民可以用积攒的积分兑换各类所需物品,还能兑换电力延伸服务、租赁工具等。
  
  “我们完善了爱心超市积分制度,将全村群众纳入爱心积分评定范围,鼓励全体村民通过美丽家园建设、儿女孝道、睦邻友好、种养殖收入等换取奖励积分。”宁建武说。
  
  2021年,阜阳供电公司投资19.86万元,把村里的“电力爱心超市”更新升级,按照国网统一标准,进行规范运营。爱心资金和帮扶物品存储在“电力爱心超市”里,村民通过积分兑换、以分换物方式,真正变“等、靠、要”为“我劳动我光荣,我劳动我受益”,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和正能量。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