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第一次不想长这么高”

2022-4-12 09:31| 编辑: 刘黎 | 查看: 124605|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高红 通讯员 杜培培|来自: 颍州晚报

1米99的小伙穿着最大码防护服做志愿服务: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一抹抹“志愿红”闪耀在我市抗疫一线。自3月中下旬至今,全市约11万名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筑起防疫安全线,成为守护美好家园的靓丽风景线。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坚守在阜阳城乡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  

王浩然
  每轮核酸检测前,身高1米99的王浩然都要使劲“挤进”防护服。新一轮疫情发生后,这名16岁的小伙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成为颍泉区中市街道车站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的一名信息采集员。
  
  但由于身高过高,不仅防护服穿在身上紧绷绷的,还由于48码的鞋子太大套不上防护鞋套,4月10日,王浩然便“赤脚”穿着防护服上门为居民做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特殊的经历,让他忍不住发出感慨:“人生第一次不想长这么高。”
  
  王浩然是合肥汽车机械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家住颍泉区车站社区。4月5日,阜阳市主城区启动第一轮区域核酸检测,王浩然作为志愿者负责核酸检测采样点的信息采集。领到一套最大码185的防护服,“勉强”穿上后,王浩然发现自己48码的鞋子套不上防护鞋套。
  
  怎么办?王浩然当即把鞋子脱掉,直接穿上防护鞋套,“赤脚”为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居民采集信息。一天下来,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异样的一幕,他也没有主动和身边人说起此事,“我觉得没什么,这就是个小困难,我能克服。”
  
  4月10日,阜阳市主城区启动第四轮区域核酸检测。除了在采样点负责信息采集,王浩然还跟着医务人员跑了三个小区,上门给10位居民做核酸检测。建工一村、建工二村、兰沁苑小区……这10位居民居住的都是老小区,没有电梯,路上还有一段石子路,“赤脚”的王浩然就这样一层层走上楼,再走下来。30℃高温下,防护服里汗如雨下。
  
  为什么不选择换个志愿者岗位?面对记者的询问,乐观的王浩然说:“虽然穿不上鞋,脚倒是没有磨破。和身边志愿者、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承受的辛苦相比,我这点小事不算啥。”
  
  除了负责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王浩然闲暇时还在疫情防控卡点值守,他特意提到4月8日晚上发生的一件事:“当时,小区一位阿姨突然送来一些刚出锅的咸馍,告诉我‘小伙子,我看到你在这里为大家服务,非常感谢。这是我做的咸馍,你趁热吃’。”
  
  “当时听到这句话,心里特别感动。”王浩然说,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这些天,他几乎每天都是早上6点多出家门,晚上七八点才到家,虽然有点累,但对自己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作为年轻人,既能发挥自身优势,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又能在志愿服务中深深体会到“病毒无情人有情”,“在这场疫情面前,人人都在付出,传递着缕缕温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