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从茨淮新河到颍州西湖 这场大赛讲活阜阳本土文化

2025-7-18 09:44| 编辑: 邵红飞 | 查看: 569|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杨燕 实习生 金妙言 通讯员 马超凡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全市社科讲解员大赛决赛颁奖合影


      赓续传承中华历史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月17日,阜阳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决赛在市博物馆举行。大赛以“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为主题,激励广大社科工作者勇担推动文化繁荣的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美好阜阳建设添砖加瓦。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全市各社科普及基地的讲解员齐聚一堂,各展风采。

  “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来自阜阳市新闻传媒中心的张博以一首民谣开启比赛,一条扁担牵出百万人筑就“人工运河”茨淮新河的往事。“当年200万人耗时10年挑出的土石方,垒成1米见方的长堤能绕地球6圈!”张博讲述着爷爷常念叨的热血故事——皖北人曾用扁担与水患较劲。而今,这“扁担”换了新担当:挑着“中原粮仓”的稻浪,载着“黄金水道”的船鸣,将“战天斗地”的精神,稳稳挑进乡村振兴的新光景里。

  随后,选手卢桂滨从宏观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颍淮文脉的起源、发展与创新,阐释颍淮文脉的传承与创新;杨小婷聚焦颍州西湖,串联历史风华与时代新貌,让观众感受颍州西湖文化在新时代的闪耀光芒;蒋博文以淮河为叙事脉络,诉说沿岸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李晶晶深挖历史,讲述千年阜阳汉简的文明“密码”,引领大家穿越时空探寻古老文字背后的智慧;洪冉冉以三星堆与阜南出土的龙虎尊“撞脸”为引子,诠释淮河沿岸人与自然的共生之道……选手们用新颖形式、生动语言,或激情澎湃,或娓娓道来,呈现阜阳精彩的文化底蕴。经过一下午的激烈角逐,来自市新闻传媒中心的张博和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卢桂滨荣获一等奖。

  市社科联主席何丽娜表示:“此次大赛不仅是专业展示,更是文化盛宴,为我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同台竞技,大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效提升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选手的讲解让颍淮大地的历史故事、文化精神被更多人知晓铭记,这对推动地域文化传承、凝聚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据了解,下一步,市社科联将持续搭建培训和交流平台,不断提升社科普及讲解员队伍专业水平,让更多优秀讲解员成为社科普及和文化传播的使者。同时,进一步加强统筹,整合全市社科普及资源,为阜阳地域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