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越来越多人选择周边游,进而带热了乡村旅游业,也让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新的发力点。 近日,《安徽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出台。如何让乡村游成功“出圈”?来日来,记者对本地乡村旅游业进行了探访,通过一家特色民宿和旅游村来“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此外,相关部门和人员也给出了发展建议。 陶乡泥韵民宿:彩陶+农家院+自助厨灶 进入暑假,来界首市田营镇李能村陶乡泥韵民宿“打卡”游客多了起来。 这里有别样的农家小院,还能体验手工制陶。除此之外,还有富有浓郁皖北文化特色的民宿。 “玩累了,就能住下来。”陶乡泥韵民宿负责人邢淑芹是界首彩陶非遗传承人,从记事起就学习制陶,家族技艺代代相传。 2012年,她和家人在自家院落开了间制陶工作室。“这里距宁洛高速出入口2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口碑相传,越来越多人来此感受彩陶的魅力。 为了满足游客需求,邢淑芹便开始谋划扩大经营、解决“吃住”,把游客“留下来”。 2015年,她自筹资金建了彩陶体验馆和博物馆。第二年,配套建起的陶乡泥韵民宿也开门迎客。“19个房间,每间约30平方米,按照标准间做出独立卫浴,一天120元。免费提供早餐,还有自助厨灶,能自己做饭。当地有无公害蔬菜、散养的鸡和美味卤肉。”邢淑芹说。 今年5月,陶乡泥韵民宿被省文旅厅评为“安徽省丙级旅游民宿”。对邢淑芹来说,这个荣誉是莫大的肯定。“虽然我们村有很多人会制彩陶,但开发民宿的只有我们一家。”她坦言,目前民宿收入还不错,能很好地留住游客。 临泉县姜寨镇坡寨村:博览园+农家乐+水果采摘 近日,临泉县姜寨镇坡寨村又热闹起来,一波波城里人前来感受这个绿色天然氧吧。 坡寨村面积65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5%。2015年,建起首个乡村旅游项目——木一博览园。如今,园内植有30多万株观赏类树木,每年都会以树木为依托,开办樱花节、灯光节,并开设拓展训练营、儿童乐园、游船、骑射场等游乐项目,吸引越来越多的都市游客。 随着木一博览园名声大噪,村里的旅游也渐渐火起来,不少村民建起农家乐。村民韩汉顶就是其中之一。韩汉顶的饭店离木一博览园不过1公里,当地美食“揪疙瘩”是他的“拿手菜”。“揪疙瘩是我们农家土饭,但远地方人还真没吃过。”他说,大碗6块、小碗4块,再配上应季的煎茄子、煎瓠子馍等,人均消费不超过20元。“这几年来,来村里旅游的人多起来,美食要跟得上。” 除了农家乐,村里还有采摘园。 7月中旬,距离木一博览园不过200米的葡萄采摘园迎来首拨游客。“今年种了醉金香、阳光玫瑰、沪太8号等品种,葡萄刚成熟,每天有不少游客来采摘。”采摘园主人穆老板说,前年包下附近20亩地,去年夏季两个月净收入10多万元,“今年又是丰收在望”。 乡村旅游、果蔬采摘、农副产品加工……近年来,坡寨村荣获了省级森林村庄、省级体育旅游产业园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区、省级特色旅游名村等荣誉。 怎样跳出农家做“农家乐”,将整个村庄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成为村委会思考的新问题。坡寨村党总支书记李贞贞说:“坡寨村乡村旅游的开发采取的并不只是单一开发经营主体模式,而是采取公司+村委会+村民自愿自主参与开发模式。”即由安徽木一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主要投资运营商,带动村集体、村民分工协作共同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分享旅游效益。 她介绍,目前,坡寨村民宿数量20家,年接待旅游45万人次、全村旅游年收入3500万元、参与旅游业人数150人,旅游经营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 今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综合营业收入预计超15亿元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2年上半年,全市共拥有各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542个,从业人数2.18万人,接待游客834.42万人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综合营业收入预计达15.35亿元。 另据市旅游发展中心提供的数据,截至2022年上半年,我市拥有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颍上县王岗镇淮楼村庄台),5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8个省级特色旅游名村(阜南王家坝村等),14个休闲旅游示范点(颍上县柿树大道、临泉县钓鱼小镇等),2个“特色美食村”(颍上渔民社区、临泉长东社区),2条乡村旅游自驾游线路(颍上百里水乡旅游风景道、阜南百里蒙洼旅游廊道),1家丙级民宿(界首陶乡泥韵民宿),组织临泉县姜寨镇坡寨村争创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建议: 引导更多资源流进来,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当前我市发展乡村旅游存在基础设施水平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缺少精品,定位主题不突出等问题。”市农业农村局产业科工作人员表示。为此,他建议,要发展旅游,需要引导更多的资源要素流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一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等,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要扩量,更应在提质上下功夫。”市旅游发展中心张姓负责人也觉得,我市是农业大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沿淮风情特色明显,发展乡村旅游应顺应文旅消费新需求。 计划: 打造精品线路,组织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为了推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我市连续多年出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其中扶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一村一品示范等资金达千万元以上。近期,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园区创建。依托泉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淮河流域综合治理、阜颍河生态农业示范带建设等,打造一批精品线路,还将组织一批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和开发一批休闲农业旅游产品。 下一步,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将大力培育一批精品主题村、旅游民宿、特色美食村、旅游风景道,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乡村旅游经营人员培训,加快推进全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按照《阜阳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我市还将按照全省乡村旅游“421”行动,打造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旅游风景道、“后备箱”工程基地、精品民宿等。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