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竹编老手艺焕发新光彩

2022-11-22 08:58| 编辑: 刘黎 | 查看: 11498| 评论: 0|原作者: 任刚/文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王银(左)在编竹编产品

      在界首市大黄镇筛子李自然村,王银是公认的能人。爱琢磨的她不断创新竹编产品,创办了界首市祥雨竹编专业合作社和吉金竹制品有限公司,带领大伙一起增收,还和儿子曹风帆一起钻研,获得竹编国家发明专利14项。
  
  这里有个竹编村
  
  在筛子李村,几乎人人都会用竹子编各种生活用品,但真正做出名堂来的,还要数王银母子。因为做的规模大,又爱琢磨搞创新,王银和儿子曹风帆先后于2016年、2021年获得阜阳市竹编非遗传承人称号,母子俩还获得了14项竹编国家发明专利。
  
  小时候,王银就喜欢看父母用竹篾条编筛子。一根根青翠的竹竿,被大人用蔑刀切割成一条条细细的篾条,再编织成一个个罩头、筛子、筐等生活用品。七八岁时,她便学着编筛子。在6个兄弟姊妹中,王银的编织天赋最高,学得最快,编得最好。
  
  在王银的记忆里,筛子李村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编竹编,但庄与庄之间的竹编又各有不同,比如她娘家所在的官路王庄人特别擅长编织灯笼,而曹庄这一片的村民则擅长编罩头。
  
  后来,王银嫁到了邻庄的曹家。婆家是当地编织罩头、筛子等最有名的人家。很快,王银将娘家和婆家的编织技巧融于一身,成为村里竹编技术最为出色的年轻媳妇。
  
  此前,王银虽喜爱竹编,却对竹编的由来一知半解。结婚后她才得知,竹编在当地源于明末清初,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而婆家的编织传统,从她丈夫那一辈算起,向上可以追溯至少5代。
  
  创办竹编专业合作社
  
  和老一代人固守传统的编织技巧不同,王银在实践中逐渐将竹编玩出了新花样。
  
  “以前,竹编是村民们重要的谋生手段。”王银说,在老一代村民手中,竹编不外乎罩头、筛子、竹筐等生活用品。随着社会发展,这类竹编制品销路越来越窄,年轻一代对竹编技艺也越来越不重视。而自小喜欢琢磨的王银,则尝试着将传统竹编玩出新花样。
  
  龙凤呈祥、年年有余、福字、双喜、鱼纹、八字纹、五星纹、辫子纹……王银利用篾青和篾黄之间的色彩差异,在竹编上编织出许许多多漂亮的图案。同时,在她的巧手下,竹编产品还进一步变成了工艺品,形态各异的花篮、色彩缤纷的花瓶、山水相间的竹帘……
  
  2008年,在镇、村干部的鼓励下,王银先后创办了祥雨竹编专业合作社、吉金竹制品有限公司,并动员周边擅长竹编手艺的群众,让他们加入合作社,一起增收。2012年5月,她又成立界首竹编研究所,多次举办竹编技术培训班,让竹编这门老手艺焕发出新光彩。
  
  发明智能自动篾条编织机
  
  在长期实践中,王银用心揣摩,发明创造出很多竹编工具和木质模具,以节时省力。每一项发明,她都是自己尝试着做,不断总结完善,请人指点,然后自己试用,最后再在村里推广试用。
  
  在一楼的库房角落,摆放着一台类似缝纫机的工具,这是王银25岁的儿子曹风帆研发出的“智能自动篾条编织机”。
  
  眼看长辈们因为长年编织篾条导致双手满是老茧,曹风帆一直在想,能不能有台机器代替人力编织呢?在大学里学习机器人专业的曹风帆,为这事没少琢磨。2020年底,他的智能自动篾条编织机终于研发成功,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相对于以往人工操作,编织各种工艺、生活用品时,只要将底盘轧在机器上,篾条便会按照输入的指令自动运转编织,比人工编织缩短一半以上的时间。截至目前,母子俩一共有14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
  
  如今,王银还承担了在当地职业学校、中小学兼任竹编讲师的工作。她说,希望能向更多人传授竹编的技巧与心得,让这门古老的民间手艺传承下去。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