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为正义讴歌 向民族英雄致敬

2023-2-9 09:32|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558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周姗姗|来自: 颍州晚报

  今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爆火,重新勾起了人们对民族英雄岳飞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宣纸版《岳飞平冤诏书》(副本)手稿,和阜阳有什么瓜葛?背后有什么故事?由我市多位专家、学者联袂编著的《千秋彪炳忠武颂》,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回答,为研究岳飞这位民族英雄提供了新的学术视角,表达了后人对岳飞的致敬和缅怀之情。
  

宣纸版《岳飞平冤诏书》(副本)原件


  40多年前,孤本《岳飞平冤诏书》惊现阜阳
  
  《千秋彪炳忠武颂》一书,封面设计朴实、简约。它以我市岳家湖公园美景为暗纹,书名旁配有“岳飞平冤诏书及36位历史名人题跋”和“史迹、文论、考证、注疏”两个副标题。封底上“历史耿耿 忠武巍巍 千秋彪炳 英明永辉”等字样,既是对岳飞这位民族英雄的高度评价,也代表了本书作者的观点。书名中的“忠武”二字,来自《岳飞平冤诏书》中出现的岳飞谥号。
  
  为何要研究《岳飞平冤诏书》?它与阜阳有什么关系?该资料主笔之一万文义说,因为这个诏书确认系诏书副本,是在阜阳发现的,所以阜阳学者有义务去进一步研究它。
  
  2015年,“阜阳博物馆珍藏《岳飞平冤诏书》及三十六位历史名人题赞专题研究项目”由阜阳地区博物馆原馆长韩自强动议,由市老年专家协会上报,2017年市委宣传部、财政局批准立项,并由徐建华、韩自强、王兴华、刘奕云、万文义、明智等联合编著。
  
  作为阜阳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宣纸版《岳飞平冤诏书》及附件“题跋”于1981年由岳飞后人发现,后来赠予阜阳地区博物馆,现藏于阜阳市博物馆三层书画厅。这份《岳飞平冤诏书》手稿的具体内容为:“宝庆元年三月,敕: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故追复武胜、定国军节度使、赠太师,追封武穆、鄂王岳飞原谥,特与赐谥忠武。敕下。”另外,该诏书手稿后附有安徽巡抚贾臻等36位名人的题跋。
  
  上世纪八十年代,经王以坤、刘九庵、王家琪等考古专家认定,其为诏书副本,而非正本。
  
  “倾情尽智地阐释它、研究它,是我们阜阳文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万文义说。
  
  岳飞平冤诏书研究的集大成者
  
  为破译这件孤本,我市多位学者参与研究,历时七载,最终在2022年3月编成了近20万字的《千秋彪炳忠武颂》。因近日岳飞相关话题走热,该资料受到关注,计划近日正式出版。
  
  该本资料前一部分是对《岳飞平冤诏书》(副本)研究历程的回顾,既有诏书原件及原文注疏,又收录了顾祖英、刁子俊、李鹏飞在上世纪80年代撰写的研究文章,还有岳飞第二十八代世孙岳亚洲等讲述该诏书发现、入藏的故事。另有两篇,系对诏书真伪性研究的论文。后一部分是对36位名人题跋进行了详细注疏。
  
  主编徐建华在序言中写到:“三十六位历史名人题跋,作者的立场虽然有别,所用格式也各有不同,但大都怀着对民族英雄岳飞及其英雄史迹的无限景仰,为其所受冤屈鸣不平、赞美德、颂功绩、怀思念,是正义的呼唤、人民的新生,值得推介,应该传扬。”
  
  主笔之一刘奕云表示,本书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政治价值等于一体,是岳飞平冤诏书研究的集大成者。其中,在“题跋”的众多作者中,有状元、总督、地方秀才,还有抗金名将宗泽后裔。另外,从题材来说,它涉及诗、词、曲等多种文学题材,短至20来字,长则600多字;从书法艺术上来说,形体多样,极具研究价值和美学价值。
  
  老中青三代学者通力合作
  
  由于《岳飞平冤诏书》(副本)及附件“题跋”均采用文言体,一般读者很难读懂。为了让这本珍贵古籍发挥更大价值,我市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编写、注释。通过参照古籍及相关文献提供的线索,打开新的认知门径。
  
  在刘奕云家中,记者看到整整40册的《宋史》。“这项工程得以完成,少不了它的功劳。”刘奕云说,通读《宋史》后,他才深刻了解那段历史,才能读懂《岳飞平冤诏书》(副本)及附件“题跋”。由于注疏过程,涉及历史、古汉语、古文字、宋朝官制、姓氏起源、天文历法等诸多门类,他需要从《宋史》《资治通鉴》《宋人笔记》《汉语大词典》等中寻求“破解密码”。
  
  有一次,他为第14篇“题跋”——丁万铨的五言古诗作注疏,其中,“雪窖泣龙髯,迎还老妪耳。少主卧车前,仅求太乙使。母后返不言,一目应所矢”让他颇为费解。为了寻找典故的来源,刘奕云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在《宋人笔记》中找到了。“探索一个月,找得答案,我整整高兴了三天。”刘奕云笑着说。
  
  此外,题跋还提出过一些新颖的观点。比如,第32篇“题跋”——史久思的七言律诗中提到“罪归上意诛心论,私约中分结祸胎”。史久思认为,岳飞之死是宋高宗之意,不能简单归罪于秦桧。这一新颖的看法,也与文征明所写的《满江红》中那句“区区一桧亦何能”相对应。
  
  刘奕云引用苏轼《思治论》中的“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来形容本书编著的不易。“不仅是一项消耗心血、时间、精力的文字工作,又需要拍摄、复制、搜集、打印有关资料,更需要有关人员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史迹考证,并撰写文稿编印成集。”
  
  此外,参与本书撰写的作者,均为我市文史界著名学者,既有九旬学者领衔、八旬学者主笔,也有“70后”青年学者应邀参与,是我市文史界老中青三代人通力合作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了我市文史界专家学者集体的研究水平。
  
  阜阳有哪些“岳飞元素”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故事,流传了八百多年。岳飞是否驻守过颍州城呢?我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兴武对此进行了考证,在《刘锜与岳飞:顺昌府最后的守臣》一文中,还原了历史真相:顺昌大捷后,岳飞曾经在颍州城(时称顺昌府)驻防过,岳飞与刘锜在抗金战场上互相支援、先后守护顺昌府。形势稳定后,二人又先后离开顺昌府班师回朝。
  
  我市文物文史研究者李援朝在《阜阳发现清〈重修岳武穆阁碑记〉揭开岳飞后裔的一段尘封历史》一文中,研究了2019年在颍东区发现的清同治年间《重修岳武穆阁碑记》青石质残碑,进一步证明了岳飞后裔族人在我市分布的情况。有专家认为,此碑揭开了岳飞后裔颍东一支的地域分布、祭祀场所,传承“精忠报国”祖训的一段尘封历史,也使岳飞曾驻守顺昌(今阜阳)、官方建有“岳王宫”,与阜阳市博物馆所藏《岳飞平冤诏书》(副本))得到了相互印证,同时也给新开发的岳家湖公园项目及重建的岳王庙,平添了一抹厚重的历史底蕴。
  
  此外,历史上,阜阳曾有过多座岳王庙。一是颍东岳家湖畔的岳家庙(岳王阁、武穆阁);二是阜城西北古颍州西湖“岳湖口”处,岳飞后裔子孙建有岳飞庙;三是阜城老北关西北隅城墙脚下原有一座岳王庙,而这座岳王庙所在的建设街,原名为精忠街。岳家湖周边的道路也多与岳飞有关,比如鹏举路(岳飞字鹏举)、忠孝路。近年来,阜阳岳氏后人也自发组织起来,举办纪念岳飞等文化活动,还启动了家谱重修项目。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