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老街印象 方文青 摄 2022年颍上县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500亿元大关,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获评中部百强县、长三角百强县; 今年1至4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本县累计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7.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8.7%,县域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近年来,颍上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抓项目、强产业、优环境,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跑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锻造新引擎 特色产业集群快速成长 从初春到仲夏,颍上县经开区日夜都有机器运转忙碌。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颍上经开区光伏玻璃低碳产业园的安徽燕龙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管控车间里机械臂飞舞,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忙碌,一块块纤薄的光伏玻璃从生产车间下线。 安徽燕龙基是上海燕龙基环保集团的全资子公司,2010年在颍上投资建厂,主要从事光学玻璃制品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公司生产的玻璃最大的特点就是“薄”,最薄仅2毫米,太阳能透光率达94%,能大大提高电池板的光能利用率,其产品超白光伏压延玻璃在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业界备受认可。 在燕龙基成品仓库,记者看到仓库内玻璃产品堆放有序,一眼望不到边,工作人员正在有序组织发货。如此纤薄的光伏玻璃,如何运输? “有一部分产品直供给隔壁的赛拉弗。”公司综合部经理陶盛楠介绍,得益于颍上县打造的光伏产业链,他们在“厂门口”就把产品卖了出去,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2019年,总投资达30亿元的安徽赛拉弗能源有限公司年产8GW光伏组件项目落户颍上经开区。2021年10月,一期项目规划年产光伏组件2GW正式投产。 “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安徽赛拉弗能源有限公司生产总监王成根介绍,“双碳”背景下,光伏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作为行业领跑者,赛拉弗拿下了大量市场订单。 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安徽赛拉弗能源有限公司联合国内电池片设备龙头供应商投资60亿元在颍上经开区上马了安徽赛颍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GW高效N型光伏电池片生产项目。 以燕龙基、赛拉弗为龙头牵引,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颍上加速聚集。据介绍,目前,颍上县已聚集光伏相关企业15家,年产值占全县GDP25%。 园区内,另一条“链”也在加速成长。6月5日,安徽翔胜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研发楼及公寓楼项目正式开工。据悉,该项目预计工期为180天,项目建成后,安徽翔胜科技整体建筑规模将超过5万平方米,建成厂房空间具备产能600-700亿支/月。 作为国内第一家生产芯片电阻的民营控股企业,翔胜科技自2018年落户颍上以来,一直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发展,不仅组建了安徽省唯一一家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芯片电阻工程研究中心”,还购进高速测试包装机、激光修阻机、双头印刷机、侧导连续式真空溅射机等先进检测设备,产品从生活消费类芯片电阻延伸到高端应用。今年,翔胜扩大建设独立的研发中心1600平方米,以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标准,以车规、医疗、航空航天、军用品等作为重点研发领域,将继续聚焦高端电阻品类产品的创新和技术升级。 近年来,颍上县落户了一批光电显示产业链上的优质项目:总投资10亿元、年产值15亿元的安徽国芯半导体照明芯片封测项目,总投资5亿元、年产值6亿元的安徽浚颍光电FMM金属掩模版研发制造项目,总投资5亿元、年产值20亿元的安徽翔胜科技年产2500亿只芯片电阻项目…… 精准定位谋篇布局,聚焦产业深耕细作。近年来,颍上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传统产业扩容提质与新兴产业创新引领“两手抓、两促进”,致力打造清洁能源新材料、光电器件两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以头部企业为牵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2021年,颍上清洁能源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在全省考核中获得省政府通报表彰;2022年,颍上光电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被省政府批准为安徽省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做强推进器 重点项目加速建设 项目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保障改善民生的“稳定器”“助推器”。今年以来,颍上县牢牢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不断优化要素保障,加快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步伐,各大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吊臂起落、机器轰鸣,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强劲热潮。 近日,记者在位于颍上经开区纬五路的智能化涤纶长丝生产项目工地看到,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正在建设生产厂房,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智能化涤纶长丝生产项目作为安徽亿盈特纤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二期项目,由安徽保尔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亿元,占地145亩,其中1号、2号生产车间及办公楼已经封顶,3号、5号生产车间正在按照序时进度推进。目前,1号和2号车间基本建设完成,已有6条生产线进场并进行安装调试,预计本月底即可投入使用。相较于传统的生产线,该配套可以节约50%人力,智能化再生涤纶长丝年产量可达到10万吨。 安徽保尔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纤维素纤维原料、合成纤维、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涤纶纤维、化纤布、涤棉布,广销河南、江苏、广东、福建、浙江以及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地。新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进一步完善纺织产业配套,实现产能倍增。 年初开工建设,6月底建成投产,保尔盈智能化涤纶长丝生产项目的建设速度并非个例。一个个项目落地、开工、快速建设,背后是一群人的全力护航。今年以来,颍上县实施重点项目建设“赛马”机制,全面掀起新一轮大抓项目建设热潮。全县调度项目建设要素保障部门组织成立专班,挂图作战,全力服务保障开工、推进、投产。 今年,颍上县谋划重点项目332个,总投资171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7亿元。“赛马”实施方案按照项目类型将全县重点项目分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社会事业4大领域,对应成立4大项目推进专班。4大项目推进专班由县领导任专班班长,明确一个县直单位为牵头单位,相关单位为成员,项目专班及成员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服务保障。 根据“赛马”实施方案,4大项目推进专班和6大挂图作战专班围绕重大项目谋划、落地、融资、开工、推进、投产的全生命周期开展比拼竞速。“一切围着项目转、要素跟着项目走”,着眼项目建设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全速发力、精准服务,全县掀起“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热潮。 在多维考核、你追我赶的氛围下,颍上县一批批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眼下正是项目建设施工的“黄金期”,颍上县多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今年1-4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142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8个,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5%。 树立风向标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哪里营商环境好,要素就往哪里集聚,项目就往哪里汇聚,产业就往哪里集聚。近年来,颍上县树立鲜明导向,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便利条件,促进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从装修到投产只用了6个月,极大节约了我们的时间成本……”入驻标准厂房的安徽茂越光电副总经理杨劲说,颍上经开区的“一对一”“一条龙”“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发展信心更盛,发展动力更足。 企业的诉求就是服务的方向。为优化营商环境,颍上县制定实施了《颍上县2022年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工作任务清单》,常态化开展为企服务活动,落实单位包乡镇、干部包企业工作机制,优化重点企业、项目包保机制,形成“县领导+部门+乡镇”三级包联体系,实现“一对一”全覆盖。各包保责任人每月开展联系走访,宣传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县营商办组织懂政策、熟业务的年轻同志组成服务企业骨干力量,定期会商,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诉求、谋划产业发展,指导企业有效提升产值和效益。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即是效益。为给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充分释放经济发展动能,颍上县近年来着重深化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从2022年起,颍上县全面打通市场监管、公安、税务、金融、人社等部门数据壁垒,建成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网办理、全程网办”。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在同一县域范围内对企业免于办理分支机构登记,实行经营场所备案登记制度,推广企业新增经营场所的“一照多址”备案工作。探索执行企业开办全程办结用时4个小时,市场监管营业执照用时1.5小时,公安刻章、税务Ukey、公积金登记、社保登记、医保登记等环节用时2.5小时新规则。 同时,颍上县在线下设置“长三角服务专窗”,配备综合窗口服务人员,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业务咨询、综合受理、跨区域事项联系等服务,让群众少跑路。开展点对点通办工作,与浙江、江苏、山东等省12个区县通过多平台、政府邮寄的方式开展“跨省通办”服务,实现74项高频事项的跨省通办,加快满足企业就业、人才流动等领域的办事需求。 此外,颍上县还建立企业投资项目审批“路线图”“时间表”,实行重点项目施工许可容缺受理并联审批,2022年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完成率120%、开工率100%、竣工率143%。 今年1-4月,全县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个,总投资金额108.8亿元;其中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总投资金额93.2亿元。一个个跳动的数据,一个个跃升的指标,成为颍上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精彩注脚。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