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新一轮百亿元项目开工 高耸的反应塔鳞次栉比,道路宽阔整洁,银色的管道连接整个厂区,一辆辆大货车装载着满满货物驶出昊源化工厂区……一幅天蓝、地绿、生产繁忙的美好画卷在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区徐徐展开,处处彰显活力、释放魅力、散发引力、蕴藏动力,透露着不断发展跃升的雄心。 近年来,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前布局落子,以绿色创新的理念,高标准建设新厂区。2022年,昊源化工集团“百亿项目”首期60万吨聚酯瓶片项目开工建设。成为阜阳化工新材料产业走绿色化、高端化、信息化之路的标志性工程。 退城入园 走上转型升级新征程 车辆驶近昊源化工,远远就能看到几个高耸的烟囱冒着白烟,这是脱硫系统生产中产生的水蒸气。走进工厂,各种设备和机器正在高效运行。巨大的反应罐和储罐排列整齐,内部装满各种化学物资,它们在被精确控制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着复杂的化学反应,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阜阳县化肥厂,始建于1970年,是当时全国1700多家化肥厂之一,现已发展为一家占地3080亩,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化工企业,是阜阳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 随着时间推移,曾独领风骚数十年的昊源化工,由原本是“城边厂”变成了“城中厂”,发展空间受限。2016年,昊源化工正式启动“退城入园”规划,搬迁至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区,借机进行产品结构深度调整,谋求多元化发展。 借助“退城入园”契机,昊源化工另辟发展空间,进行产品结构深度调整,着力打造稳定发展化肥业务、巩固专用化学品板块、布局化工新材料项目共3个板块,向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转型升级走出一条产业集聚、节能高效、绿色循环、智能制造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昊源化工副总经理高玉磊介绍:“昊源新项目建设遵循产品高端化、多元化,产业循环化、链条化,技术现代化、高科技化,生产安全化、绿色化,通过构建区域核心,向整个园区提供热源、气源服务,形成化工产业系统内各种物料和能量的‘生态平衡’。” 自正式入驻园区以来,昊源化工已经建成一二期总投资100亿元的年产50万吨二甲醚项目、年产26万吨苯乙烯项目、年产40万吨合成氨70万吨尿素原料路线改造项目、年产30万吨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等8个子项目。三期共7个子项目,总投资75亿元,其中双氧水、聚苯乙烯、全生物可降解塑料(PBAT)项目已建成投运,其余项目正在建设中。 现在,昊源化工已经形成年产150万吨尿素、60万吨甲醇、50万吨二甲醚、26万吨苯乙烯、20万吨聚苯乙烯、30万吨双氧水、30万吨乙二醇、3万吨异丙胺、2万吨吗啉、6000吨二甘醇胺、6000吨氮甲基氧化吗啉、10万吨可降解塑料(PBAT)以及30MW余热发电的产能,位列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全国氮肥行业20强、安徽化工企业10强。 稳肥扩化 多项成果填补空白 在很多人眼中,昊源化工是一家老牌化工企业,认为其属于传统行业,但是,科技加持为昊源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助力其在产业升级上大步迈进。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昊源化工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010年,昊源化工开始研发二甘醇胺,这是一种给气体化合物脱硫的产品,其单位脱硫量远大于常用的脱硫剂。经过两年的研发,不断调整试剂比例、优化流程。2012年,二甘醇胺实现投产1000吨,主要销往欧洲、美洲、伊朗、韩国等。 氮甲基氧化吗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合成难度较大,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为打破这一局面,昊源化工在研发过程中,不断优化反应条件和工艺流程,成功将氮甲基氧化吗啉从实验室转化为可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填补了国内氮甲基氧化吗啉工业化生产的空白。2021年,年产6000吨氮甲基氧化吗啉项目正式投产。 昊源化工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一支40多人的研发团队,每年在产品研发上投入近2亿元,拥有国家授权专利97项,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其中,由昊源化工独立研发的二甘醇胺、氮甲基氧化吗啉产品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拥有4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吗啉产品为安徽省名牌产品和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拥有6项国家专利,生产能力居亚洲首位。 昊源化工以技术迭代实现了自身跨越,“航天炉”的采用和屡次打破世界纪录不过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前不久,由昊源化工集团投资7亿余元上马的年产60万吨瓶级聚酯项目,作为昊源化工集团“百亿项目”首期项目、加快煤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型的重点工程,该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能填补安徽省同类产品空白,也将大幅优化延展阜阳市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条。 一连串的“大动作”为企业带来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2022年,昊源化工实现销售收入155亿元、利润14.2亿元;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2022年度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中,昊源化工集团以6.49千克标准煤/吨的单位产品能耗(因数)排在甲醇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第2位。 降碳增效 新一轮百亿元投资拉开序幕 2022年8月29日,作为阜阳化工新材料产业走绿色化、高端化、信息化之路的标志性工程,昊源化工集团“百亿项目”首期60万吨聚酯瓶片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仅用短短2个多月,就完成了前期工作,拉开了昊源化工新一轮百亿元投资序幕。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玉杰在开工动员会上指出,该项目既是昊源化工集团加快煤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型的重点工程,也是阜阳化工新材料产业走绿色化、高端化、信息化之路的标志性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阜阳市千亿级化工产业基地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昊源化工年产60万吨瓶级聚酯项目,将建设1条60万吨/年聚酯生产线,配套2条30万吨/年SSP瓶级聚酯切片装置及相关辅助工程和仓储等配套设施,形成年产60万吨瓶级聚酯及回收1584吨乙醛的能力。 据了解,瓶级聚酯,是通过聚酯基础切片在固态下进一步聚合而成,具有无毒、无味、有透明度、耐压、冲击韧性强、阻隔性能好、能防气体渗透、易于加工且尺寸稳定、比玻璃轻等优良特性。高玉磊介绍:“项目投资7.08亿元,有望明年12月建成投运。届时,生产的PET瓶级聚酯将填补安徽同类产品空白,可用于生产水瓶、碳酸饮料瓶等食品类与非食品类包装。” 昊源化工集团“百亿项目”分四期建设,总投资119亿元,将分别建设年产60万吨瓶级聚酯项目、年产20万吨1,4-丁二醇(BDO)项目、年产20万吨聚乙醇酸(PGA)项目、年产20万吨尼龙6项目、年产40万吨尼龙66项。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160亿元。其中,年产60万吨瓶级聚酯、40万吨尼龙66正在加快建设,达产后可分别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113亿元。 下一步,昊源化工集团将继续深化同全球著名企业合作,进一步拓宽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生态链,加快化工新材料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多元化发展,推动产业集群集聚集成发展,为全市“百亿投资、百亿营收、百亿园区”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