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少年的烦恼,父母知多少?

2023-7-5 09:17|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5597|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段华梅 实习生 黎奕兰 通讯员 于子成|来自: 颍州晚报

  还记得《小小少年》那首歌吗?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牛娃”、学霸身上,望女成凤、望子成龙,让小小少年也有了烦恼。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至20%,接近成年人。
  
  近日,记者走访市三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发现,暑假到来后问诊患者数量日渐增多,而该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的预约号这个月也已经排满,七成是儿童青少年。
  
  门诊患者增多,心理咨询一号难求
  
  昨日临近11点,市三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还有多名候诊的患者。
  
  该科主任杨荣春介绍,之前儿童青少年因为心理问题住院的很少见,也就一两个。由于患者渐渐增多,两年前医院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现在每天住院患者大幅增加。住院患者大多焦虑、抑郁等,很多孩子住院时,已经出现了自杀、自伤、厌学等严重症状,其中患者以女孩为主,且以留守儿童居多。
  
  此外,2019年市三院成立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不同,这里以接诊症状较轻的患者为主。由于儿童青少年群体日益增多,医院后来又增设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室。记者走访发现,暑假来临后,来访者也日益增加。
  
  由于来访者络绎不绝,昨日一上班,该中心心理咨询师刘昊伟就忙碌起来。记者采访时,门口正站着一名十二三岁的孩子,因为出现厌学情绪,妈妈特地带着她来咨询……
  
  “心理咨询与一般的诊疗不同,一位咨询师一天只能给4到5名来访者进行心理干预。”刘昊伟说,虽然是月初,但这个月他的号已经约满,其中七成是儿童青少年。
  
  家长不重视成孩子治疗的“绊脚石”
  
  “刚开始,很多家长并没有发现孩子身上潜藏已久的问题。直到发现伤痕,孩子的生活、学习等已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了死亡念头,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杨荣春说,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家长不相信孩子有心理问题。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在“作”,看不到孩子心中的痛苦。“家长常对孩子说‘你现在吃喝不愁,比我小时候强多了,有什么可难受的’几句话就让孩子哑口无言。”
  
  “因为担心孩子耽搁学习,或者无人陪护,很多家长在门诊匆匆看过后,就带着孩子离开了。”杨春荣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早干预,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如果心理问题未能及时进行疏导和干预,会导致问题不断升级和严重。
  
  对此,刘昊伟也有同样的感受:“在来访者中,部分儿童青少年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愿意配合医生做心理干预,反而是家长不愿面对。”
  
  在他看来,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家庭因素密不可分,但很多家长并不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有问题,而是孩子自身的原因。
  
  孩子住进医院,家长仍监督她背单词、做作业
  
  医生的上述观点,真切地体现在一些患者身上。
  
  15岁的小梦(化名)是一名初中生,为了给她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陪读。
  
  夫妻俩对小梦期望很大,要求也很严格。小梦也不负父母期望,八年级时进步很大,由班里的30名左右进步到第二名,父母因此很高兴。
  
  “都考到第二名了,何不加油争取第一?”从那以后,母亲时常对小梦说,也因此对小梦更加严格。妈妈的要求让小梦倍感压力,情绪愈来愈低落,并且波动很大。渐渐地她患上了抑郁,开始无缘无故发脾气,不想学习,甚至出现了自杀行为。
  
  于是,妈妈赶紧带着小梦来到市三院就诊。“绳子绷得太紧会断,人的精神负重太多会垮,大人如此,孩子的世界也是这样。”杨荣春说,本以为孩子住院了可以放松几天,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病房里母亲还监督小梦背英语单词、做数学题。
  
  “虽然多次与小梦的母亲沟通,但因为担心耽误孩子的学习,小梦只住了几天就出院了,根本没有达到治疗效果。”杨荣春说。
  
  家长应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
  
  与小梦不同的是,也有一些患者经过医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从阴霾里走了出来。
  
  17岁的朵朵(化名)很羡慕班级里结伴在一起聊天的同学,但她不善与人交流,始终融入不了同学圈子,渐渐变得焦虑起来,也不愿上学。
  
  后来,朵朵试着在网上结交朋友,很快就找到了一名很谈得来的男孩,并发展为网恋,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
  
  父母发现端倪后,坚决反对。于是她开始和父母争吵,情绪变得不能自控,几次试图自杀,还学会了抽烟、喝酒,后来住进了医院。
  
  住院期间,杨荣春倾听了朵朵内心的烦恼,并从劝解她的家长入手:“现在由于网络信息的发达,孩子个性自主意识崛起,有自己的想法,家长要尊重孩子,而不是一味让孩子服从。”
  
  除了药物等常规治疗外,杨荣春还要做孩子和家长的桥梁,对家长做一些指导,包括怎样和孩子相处,怎样注意孩子的感受,要从孩子的自身心理状态出发,对孩子提供帮助。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朵朵和父母都做了改变,双方可以有很好的交流。
  
  除了家庭教育不当之外,父亲角色功能的缺位、母亲的焦虑、父母的高度控制等也是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刘昊伟建议,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提高陪伴质量,与孩子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到正规、专业的机构进行心理咨询或精神科诊疗。
  
  到年底,我市40%以上精神专科医院将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
  
  青少年阶段是身心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同时也是危机重重的特殊时期,他们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暴力、厌学乃至厌世等问题。《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至20%,接近于成年人。有研究认为,成年期抑郁症在青少年时期已发病。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单靠医学、心理学的专业力量远远不够,因为它是一个社会性的整体问题针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每年开学季,我们都会跟教育部门联合,深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杨荣春说。
  
  记者了解到,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市也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防治关口前移。
  
  根据市卫生健康委今年的任务清单,我市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至年底,全市40%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20%以上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实现普遍建立学校和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协作机制的目标。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