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开展绿色工厂、园区创建,组织企业申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以往人们印象中的传统工厂,也将变身“高大上”。记者近日从市经信局了解到,按照“五年内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的总体要求,今年我市计划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00亿元,加快煤基新材料昊源二期、华润电厂二期、阜阳卷烟厂易地技改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网络化升级。 包装行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在临泉县临庐产业园的安徽万隆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编织袋生产车间,从喷膜制线到编织出袋,一名工人一分钟可以完成200米的生产任务。“像我一个工人,现在可以负责过去一整条流水线工人的工作量,而且加工的精密度和质量也有很大提高。”生产线的技术升级,让员工张玲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生产任务。 万隆公司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双提升,得益于企业今年初投资1200万元上马的智能化生产线。作为一家传统企业,过去分拣、喷膜、装订等环节,全靠人工流水作业完成,每年仅人工成本就占了企业利润的三分之一。今年,企业投资进行智能化改造,仅3个多月就实现了产量、效益翻番的目标。 “下一步我们还将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巩固,让传统工人转变成技术性工人,让新的技改项目发挥更大效益,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更好地顺应市场需求。”万隆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姚启明表示。 机器换人,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针对阜阳传统产业多的特点,全市各地正通过机器换人做成本“减法”,实现质量的“加法”和市场效应的“乘法”。按照计划,2020年我市五分之一的工业企业将实现智能化。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完成的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额的近一半,技术改造投资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七成,也助力万隆塑料包装等一大批传统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2018年,我市列入省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投资导向计划亿元以上项目147个,总投资37.8亿元的昊源化工苯乙烯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瑞琦塑胶高性能波纹管项目一期、总投资12.5亿元的阜阳卷烟厂易地技改项目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上马实施。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为主攻方向,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市经信局局长高文军表示。今年,我市将立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全覆盖计划,提升绿色食品、煤电化工、再生资源利用等传统产业规模档次,努力打造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 这一过程中,我市将大力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对实体经济进行深入、立体、全方位的改造升级,加快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建设,打造智能工厂和智慧园区,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大力推行绿色制造,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指导企业、园区对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要求开展绿色工厂、园区创建。 去年以来,我市将新建工业项目的奖补比例由厂房和设备的5%提升至8%,对技术改造项目的奖补比例提升至厂房和设备的10%,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投入改造升级的热情。今年以来,已有投资近25亿元的昊源二期年产40万吨合成氨70万吨尿素原料路线改造项目、投资10亿元的年产30万吨德国啤酒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5亿元的锦荣皮业年产100万标张成品革建设项目、投资3.5亿元的双帆高纤年产10万吨再生聚酯专用料及6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开工。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