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绿色发展恳谈会上,专家学者把脉问诊

2023-10-30 09:35|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590|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储继明 实习生 王新茹/文 记者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础能力?怎样做好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作为2023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大会的活动之一,10月28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绿色发展恳谈会举行,业界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主题演讲,共话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绿色发展的未来。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闫勇哲:提升关键零部件产业基础能力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一直以来,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
  
  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面临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问题。
  
  针对当前发展面临的挑战,要从以下五个战略任务着手:一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二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四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使用环境。五是深化开放合作。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深化研发设计、贸易投资、技术标准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数据管理处副处长李国俊:数字化赋能新能源汽车绿色发展
  
  汽车产业正在从传统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迈进,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与汽车领域的全方位融合,企业要充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和赋能,全面研究与利用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条件。
  
  在汽车产品和服务数字化方面,要开发OTA(线上下载)、人机交互界面、VR、动态感应等技术应用在汽车产品与服务中;在生产环节数字化方面,要实现自动化生产、研发仿真及虚拟厂房技术;销售环节数字化方面,要能做到对用户进行分析、精准营销,做好市场预测及销售过程中的虚拟体验;监管环节数字化方面,要做到政务数据共享、远程监督检查、信息追溯等。
  
  具体实施起来,就是要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软硬件技术赋能制造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企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以及数字化经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互联网”的新型产业模式。内部,加强人才的数字化培训;外部,吸收非汽车领域数字化人才。以从软件层面创新企业生产模式,通过大数据研发技术对用户行为以及其兴趣爱好进行深入解析。通过机器模型研究结合深度学习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引进先进的硬件技术使产品更加符合物联网时代的产品服务要求等。与此同时,还做好汽车行业数据安全。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么新:做好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
  
  当前,国内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趋势已经从传统循环利用体系“回收-利用”发展到多环节循环体系。也就是“源头-回收-利用”,新循环体系更多关注源头,体现出“全环节、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它也是全球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无疑,新能源汽车是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的突破口。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剧增,市场增量空间大,利于尽早规范;电子零部件占整车成本,由原来的20%增加至60%;汽车报废后回收拆解材料包括废钢铁、废玻璃、废橡胶、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2025年回收市场空间预计达177.96亿元。
  
  要做好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首先要建立汽车整车追溯体系。在设计生产环节,跟踪报废汽车的物质足迹,为改良产品提供数据支持。在销售环节,防范二手车交易信息造假,稳定市场供需。在回收拆解与利用环节,联系下游的回收与消费端,加强质量管控。建立动力电池追溯体系,形成原材料-电池单体-电池组-整车-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循环,建立车用再生材料追溯体系等。
  
  另外,建议加速推动企业自身及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持续推动中国式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积极参与全球协同化市场等。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公司工程塑料业务部总经理孙鹏:生物基聚酰胺是很好的可持续发展材料
  
  低碳环保材料包括可再生材料、可回收材料、可降解材料。无疑,可再生是碳中和的最终解决方案。而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取自每年可靠重复生长的植物(如玉米),通过微生物作用得到,与普通纯化石基聚酰胺相比,生产同量材料,可至少减少50%-56%温室效应体系排放。所以,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就是很好的可持续发展材料。
  
  生物基聚酰胺,除了可广泛应用于民用丝、工业丝、工程材料、电子电器等方面,在汽车部件上也应用广泛,比如油门踏板、后视镜支架、散热器风扇及支架、汽车油底壳、进气系统、气缸罩盖、轮毂罩盖、安全气囊壳体等。此外,高强度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在电池上也具有较为广泛的潜在性应用。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