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张”短短40天,累计受理群众反映事项342件,办结率88%、办结满意率100%。在颍东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从一句承诺变成一组鲜活的数字。 今年以来,颍东区健全区、乡、村三级矛盾调处中心网络,推动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综治中心、群众来访联合接待中心等多中心合一,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次”。 如今,“一站式服务、一揽子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以理性、有序的方式推动颍东的事在颍东解决,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东枫化语”解纷体系,成为当地平安建设的一张名片。 只进一扇门问题全化解 从10月10日试运行开始,每个工作日,都有群众来到位于东湖路与东旭路交口的颍东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寻求帮助。 “当时,人家给2万块钱换地我都没同意,想着和他父亲是几十年的老交情,就无偿把承包地换给了他家,没想到今天走到这一步。”近日,79岁的老庙镇庙北居委会居民和允尽对记者说。 事情还要从10多年前说起。当年,和允尽无偿把靠近阜口路的一块承包地换给了管明龙家,管明龙的父亲去世后就葬在那块地里。近几年,两家却因为种地的事闹得不愉快——大型农机进入阜口路那块地,都要从和允尽家地里过,造成和允尽家损失等,管明龙家却没个说法;特别是管明龙的父亲去世后,两家很少走动,久而久之积累了矛盾,为此,和允尽发了话,不许农机从自家地里过。 管明龙来到颍东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登记身份信息后,来到综合受理窗口。中心工作人员张涛负责接待事宜,了解事情原委后,决定当天下午组织双方当事人和镇村两级干部会商解决。 “事情不大,但是镇里、村里都解决不掉,我们用一下午的时间帮助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管明龙向和允尽赔礼道歉,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偿。”张涛介绍,群众反映事项,简单的现场调解,复杂的交办到具体部门,7个工作日未解决的,中心还要下督办单,做到受理事项来源清楚、去向明确。 今年初,根据《全面构建“一站式”安徽特色解纷体系试点工作方案》,经颍东区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颍东区委政法委成立“一站式”颍东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强力推动富有颍东特色的“东枫化语”解纷体系和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目前,颍东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共进驻单位43家,实行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诉源治理中心等集成办公,以常驻、轮驻、随驻等形式,整合各行政部门、各类矛盾调解组织。 “根据业务密切程度,设置公、检、法、司等常驻单位15个,民政、经信、住建等轮驻单位20个,交通、卫健、工会等随驻单位8个。”颍东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说,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让群众“只进一扇门,问题全化解”。 为更好发挥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作用,颍东区实行顶格化管理,每天安排一名区级领导坐班,现场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截至目前,中心累计受理群众反映事项342件,办结率88%、办结满意率100%。 王国美的64棵杨树 其实,在颍东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投用之前,很多矛盾纠纷在基层已经得到解决。 家住颍东区杨楼孜镇王屯民族居的王国美,一想到补偿款到账,心里就美滋滋的:“树是我栽的,却被河道部门统一砍伐,是镇里帮我要到了2万元补偿款。” 2022年6月,颍东淮河河道管理局取得林木采伐许可,决定对杨楼孜镇王屯民族居0.1公顷省级公益林进行采伐。同时被采伐的,还有当地居民王国美种的64棵杨树。王国美一直在争取自己的权益,今年,问题得到解决。 “2006年,河道部门开展颍左堤绿化,当地群众也自发在颍左堤内侧种树,存在权属不清问题。”杨楼孜镇信访办主任宁光海说,经过杨楼孜镇出面协商,颍东淮河河道管理局向王国美一次性支付2万元补偿金。 在杨楼孜镇,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合理诉求不是个例。 今年4月30日,为进一步规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杨楼孜镇把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综治中心、社会工作来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红管家评理说事中心等整合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四中心),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截至9月底,杨楼孜镇“一站四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400余人,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 一揽子化解暖民心 对于群众反映的复杂矛盾纠纷,“一站四中心”也有办法。 “邻居家的狗咬伤我老伴,不说上门赔礼道歉,还扬言不承担任何医药费。”近日,家住杨楼孜镇王小庄村的迟友杰,因为一起动物致伤事件向当地“一站四中心”求助。 2014年—2018年间,迟友杰曾在邻居迟某的建筑公司做机修工,5.5万元工资被拖欠至今。狗咬人事件发生后,迟某以迟友杰2018年以来多次上门索要工资为由,拒绝支付迟友杰老伴接种狂犬病疫苗产生的医疗费。 接到求助后,杨楼孜镇司法所负责人吕治红第一时间受理,并与王小庄村“两委”干部上门了解情况。经过多次沟通,迟某最终同意支付医疗费,狗咬人事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迟友杰与迟某之前存在劳务纠纷,事发后,迟友杰多次上门沟通无果,我们本着就事论事原则,先解决狗咬人问题,再协助他讨薪。”吕治红说,基层矛盾纠纷一般都比较复杂,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要尽快寻求解决办法;对于不合理诉求,就要耐心细致地解释。 据悉,今年4月,颍东区在全区12个乡镇街道探索建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并将其作为集成研判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信息、整合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资源、创新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方式的重要工作载体。目前,乡镇(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正全面加紧建设,其中,杨楼孜镇、正午镇、新乌江镇等全面建成,口孜镇、袁寨镇、枣庄镇正加紧实施,全区117个村(居)“一站式”矛调工作站基本建成。 “建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次’的目标,群众表达诉求的方式也变得更加理性、有序。”颍东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乡村两级矛调中心将在重点人员帮扶、矛盾纠纷调处等领域开展服务,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今年上半年,颍东区人民群众安全感,全省排名第66位,较2022年底提升了28个位次。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