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杜枫 “好的营商环境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更需要人民法院主动担当作为。”近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杜枫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充分发挥司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职能,全力推进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在第三季度全省营商环境评议中,我市法院牵头办理的执行合同指标居全省第6位,办理破产指标居全省第11位,均实现提升。 “立足司法职能,全市法院不断强化‘一盘棋’意识,多措并举,全力创优营商环境。”杜枫说。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强对企业的刑事保护,出台《关于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的若干意见》,依法严惩损害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刑事犯罪案件。同时,加强产权保护力度,制定《关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贯彻意见》,出台《关于开展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工作的实施意见》,编制、发布知识产权严重侵权“黑名单”,加大对侵企行为的惩戒力度。1月至10月,全市依法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925件。 “在加大破产案件审理方面,我市推动办理破产府院‘点对点’实质联动,召开府院联动会议60余次,实质性解决问题40余项。”杜枫介绍,在审理安徽省首例三级民营医院重整案中,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方法,为企业争取经营时间,重整期间,医院实现年营收1.8亿元,成为司法助推危困民营企业破僵局、开新路的成功典范。 为维护企业胜诉权益,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开展36次“江淮风暴”惠民暖企集中执行行动,督促506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3880.31万元。办理安徽国祯城投案件过程中,480件关联案件被一揽子实质性化解,获最高法院专委、省委政法委、省高院及市委政法委的肯定。 “企业的需求和困难在哪里,法院的司法服务便跟进到哪里。”杜枫介绍。近年来,我市连续两年在全市法院开展“为民办十件实事活动”,开发“阜小E”智能语音电话管理系统,开展“微信群里的诉讼服务”“有事打电话,事情我来办”活动,帮助解决企业在诉讼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1月至10月,全市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接听来电74549人次,群众满意度90%以上。 “要想把企业的问题办到实处,必须畅通意见通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杜枫表示,我市法院坚持把“双月座谈会”制度做实做细,邀请行业协会、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代表参会,收集意见建议,做到条条有交办、有落实、有回复。针对企业司法需求,全市法院采取订单式培训和宣传,今年以来,共开展送法进企业54场,引导企业提升风险意识和法治意识。 “接下来,全市法院将加强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引导企业防范法律风险、促进依法合规经营,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赶考’姿态,努力答好优化营商环境新考卷。”杜枫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