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七,是太和县旧县镇李梁村村民王应龙家的家庭聚会日。 一大早,王应龙就准备好锅灶、牛肉、牛油、面坯、红辣椒等,静候3个姐夫的到来,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板面大赛”…… 王应龙和姐姐、姐夫们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经营太和板面,他家因此被村里人戏称为“板面世家”。 以前春节时家庭聚会,王应龙要提前准备近20道菜和两三箱白酒及扑克牌等,和姐夫们一起打牌、侃大山,然后痛饮一番,比比谁的酒量好。 “累不说,还伤身体。一次酒醉之后,身体几天都恢复不了。”王应龙说。 而今年的聚会上,他们不再比酒量,而是聊聊家里的生意,比比谁家板面强。 这一改变,是源于去年9月份的一件事。当时,在石家庄市一个大学城附近开店的王应龙接待了几名大学生。他们是店里的老客户,觉得店里的板面几年来一直没有变化。“吃腻了,口味不太招年轻人喜欢。”一名学生的话,引起了王应龙的警觉。 他立即向姐姐、姐夫们求助。大家开始在自己的店里做调查,听听顾客的意见,对板面卤料的熬制方法、口味,以及面条的硬度、宽细等进行了调整。从那以后,销售额明显提高。 太和板面主要由面条和卤料组成,其口感变化的关键在于卤料的熬制方法。 尝到了变化带来的好处,王应龙和姐姐、姐夫们约定了一个新家规: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为家庭聚会日。聚会日当天,不打牌、不拼酒,每个人都把自己熬制板面卤料的“绝活”亮出来,大家在一起比试一下,看看谁熬制的卤料更好吃,更能吸引顾客。 为此,王应龙还专门邀请了7位亲朋好友来到家里当评委。 上午9时,几个姐姐、姐夫先后到来,在厨房和院子里忙碌起来,4个煤气灶蹿起呼呼的火苗。 看到红外测温枪显示器上的数字达到了自己的要求,二姐夫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根据上面的记录,从妻子手中接过各种已经称重的佐料,按照顺序放入锅中。 相对于二姐夫的忙碌,三姐夫则显得淡定多了。只见他从背包里掏出一包早已配制好的佐料,小心翼翼地放进牛油锅里…… 下午1时10分,四家的板面先后出锅。经过全家人和亲朋好友们投票,二姐夫的板面获得第一名,三姐夫的板面获得第二名,王应龙的板面获得第三名,四姐夫获得第四名。 “我的店主要面对大学生群体,每年的经营时间大致分为上半年4个月和下半年4个月。去年利润约15万元,上半年6万元左右、下半年9万元左右,口味调整后,销售额增加了,利润也明显增加了。”王应龙说。 “我的两家板面店都开在居民小区附近,口味调整后的5个月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0%左右。”二姐夫接过话茬。 接下来,几家人详细交流了自家卤料的配料和熬制方法等,王应龙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10多页纸。 当天下午3时,几家人带着满满的收获,发动汽车奔向石家庄市。 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八,他们的板面店全部开门营业,开启新一年的营生…… 太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太和板面的从业人员达20万人,店铺遍布安徽、河北、河南、天津、北京、浙江、山东、黑龙江等省市,有的已经走出国门,将店铺开到了朝鲜、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全国有板面商铺超10万家,平均每个店面年收入15至20万元,板面行业年总收入超百亿元。2019年,板面制作被列为阜阳市就业技能培训特色工种。目前,由政府、协会主办和民间自发组织的板面技能大赛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