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增颜值,百姓增福祉。去年,民政部下发《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第一阶段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已经设置乡村地名标志共766块,命名更名乡村地名133条。 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加快推进乡村地名建设,正当其时。近年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加速,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日益密集,人们对乡村空间定位精细度的需求越来越高。基于此,一个村庄仅有的村名已经难以满足需求,村庄周边道路、村内街巷、山水林田等都需要规范命名。笔者认为,此举不仅有利于乡村商贸经济的发展,更大的意义在于弘扬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村民留住乡愁。 地名是载体,文化是灵魂。重视和传承乡村地名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不仅关乎地理实体标识,更关乎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开展好乡村“著名行动”,用地名留住乡愁,首先是要给村落、道路、湖泊起好名字,好的地名能够简洁明了地描述或代表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或特色产业等,还要体现文化价值,蕴含丰厚内涵。此外,要力戒相关名称千篇一律,而是应该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可和支持,这样才既能留得住乡愁,又能擦亮美丽乡村的地名“名片”。 其次,要通过讲好乡村地名故事、加强乡村地名文化挖掘保护、用好用活地名标志等,展现乡村特色,厚植乡韵乡魂,赓续乡村文脉,真正让乡村地名“有看头、有说道、有讲究”。 最后,对于地名要注重保护,留住乡村文化基因,还要真正把地名价值作用彰显出来、弘扬开来,在使用中潜移默化地发挥出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 守护乡愁记忆,赋能和美乡村。新时代乡村好地名既要突出乡土气息,充分体现乡土本色、韵味、时代特征;也要突出地域特色,成为凝聚一方人文底蕴的突出标识,承载当地文化的独特符号,让“小地名”发挥出大作用。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