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向海而兴 打造开放新高地

2024-5-17 09:19| 编辑: 刘黎 | 查看: 7390|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王金侠 关玉文/文 全媒体记者 王彪 通讯员 张洪亮/摄 |来自: 阜阳日报

 
阜阳颍州港码头

      向海的风,吹动开放的心。
  
  阜阳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做大对外贸易“朋友圈”,在巩固扩大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拓RCEP新兴市场,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发展进出口实绩企业700余家,实现年进出口总额153.3亿元,“新三样”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提供了强大动能。
  
  
  吊椅、站椅、沙发躺椅、户外餐桌、宠物椅……在5月上旬闭幕的第135届广交会上,安徽金源家居参展商品备受欢迎,除现场签订20个外贸订单、达成意向成交额100万美元外,不少欧美客商表达了下一步合作意向。
  
  广交会收获满满,企业位于阜阳经开区的工厂也在开足马力赶订单。“目前,厂里200多名工人,还有周边20多个加工点的1000多名工人,都在加班加点生产。”企业负责人孙传金告诉记者,去年公司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今年预计增长10%以上。
  
  金源家居抢占海外市场,只是阜阳开展对外贸易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2023年,全市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20家、总数达700家,实现进出口总额153.3亿元、增长12.7%,增速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8亿元、增长17.6%,增速高于全省6.2个百分点。
  

赛颍能源电池生产厂区

  出海赶潮
  
  外贸兴起“新三样”
  
  2021年7月一期建成投产,2023年5月二期项目投产,在颍上塞拉弗光伏组件及电池片生产车间,一张张高效太阳能光伏板在生产线上快速流转,加工出货如丝滑般井然有序。
  
  “目前,企业年产能达4GW,作为外贸‘新三样’之一,我们的产品出口欧洲、拉美、澳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企业负责人王成根介绍,2023年,颍上塞拉弗实现产值20亿元,上缴税收6500万元,出口9000万美元。2024年,企业计划实现产值30亿元,纳税8000万元,出口1亿美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围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发展高水平外向型经济目标,依托地处中原、承东接西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便捷交通,搭上中欧班列,开通铁海联运,一大批阜阳制造优质产品漂洋出海。2012年、2021年,进出口总额分别突破10亿美元、20亿美元大关。
  
  出口额增加的同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以前,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出口生力军,除农副产品外,还有原料药、电子机械、鞋帽服装、儿童玩具产品等。其中,人发、柳编(或服装)、薄荷作为“老三样”,一直是阜阳出口商品的代名词。
  
  2023年,我市外贸发展呈现出基本盘扎实、韧性足、潜力大的特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进一步加快,出口总值由2022年的13.6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19.6亿元。其中,“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势头强劲,合计出口总值5.8亿元、增长114.7%。
  

安徽金源广交会展位

  创新服务
  
  通关提速便利化
  
  “此前企业申报后,海关要对每批货物100%现场检验,既增加仓储成本,又存在安全隐患。”4月下旬,安徽昊源化工生产的吗啉经阜阳海关采用“批次检验”新模式放行,让企业外贸经理尚利艳赞不绝口。
  
  这是海关总署开展出口危险品检验模式改革试点以来,首票在阜阳通过“审核单证+抽查验证”监管方式出口的危险品,标志着出口危险品“批次检验”新模式改革试点在阜落地。
  
  阜阳海关副关长杜超介绍,此次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对出口危险品实施“批次检验”。新模式下,海关一次现场查检后,可按需求分多批出证,提高了发货效率、降低了综合成本,提升了公司海外市场竞争力。
  
  记者从阜阳海关获悉,2023年,全市进出口额超千万美元企业达43家,包括安徽好立成纺织服饰、安徽昊源化工集团、安徽赛途思新能源销售、安徽涛浦时装、安徽亮志服装、阜阳市创溢鞋业等一批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阜阳海关主动为光刻胶生产企业欣奕华提供归类预裁定等服务,深入调研锂电池相关企业发展,推动建设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及再制造示范基地,帮助南都电源完成海关备案,实现回收氢氧化锂出口。
  
  “去年,我们与阜南、太和两县签订合作备忘录,助力竹木草制品和原料药出口;帮助皮革企业完成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生产、加工、存放指定企业备案,对口扶持临泉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杜超说,2023年,阜阳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0.8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46.2%;对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往来更加紧密,进出口总值42.8亿元、增长29.9%。
  

安徽一帆香料薄荷生产车间

  向海而兴
  
  物流通达劲帆扬
  
  出口东南亚的薄荷制品,通过冷链物流运输车,8个小时就能到达上海洋山港或外高桥港区。得益于阜阳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位于阜阳经开区的安徽巨邦香料2023年仅薄荷制品一项,就出口2300万美元。
  
  向海而兴,借船出海!阜阳致力于打造铁路、水运、空港交通物流体系和对外开放平台。2023年,阜阳成功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功能型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阜阳至舟山港通行时间缩短至18小时,阜阳港至合肥港、芜湖港集装箱运输班线开航,多式联运超过8200标箱、位居皖北第1。
  
  “今年第一季度,阜阳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8亿元,同比增长2.3%。”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阜阳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4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5.5%。2024年,将积极参加“海客圆桌会”,持续开展“阜企出海”活动,推动外贸外资提质扩量,计划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00家,扩大“新三样”出口规模,促进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20%。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发表评论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