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颍州有个“爱鸟村”,水清树茂“洼子”飞

2024-6-19 08:09|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833|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刚/文 张天峰/摄|来自: 阜阳日报

   “嘘,别出声,它们来了!”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多只个头小巧的鸟儿扑啦啦飞进树林,落在枝头。
  
  鸟儿飞临的地方,是位于颍州区文峰街道最东端的沿河社区储小庄。眼下,成群结队的鹭鸟(当地人俗称“洼子”)出没,或在颍河边聚集觅食,或在村头林间展翅翱翔,很是壮观。
  
  近日,记者来到沿河社区储小庄,探访这个“爱鸟村”的故事。
  


  因鸟得名的“洼子村”
  
  记者一行来到储小庄的一处茂密树林处。村道两边的大树平均有10多米高,最高的有20多米,行走林间,不时传来阵阵鸟鸣。
  
  “提起储小庄,附近村庄的人可能不熟悉,但说起‘洼子村’,十里八乡没有不知道俺们这里的。”74岁的村民储怀斌说,这里之所以被叫“洼子村”,不是因为地势低洼,而是村里鸟类聚集,尤其是当地人称为“洼子”的鹭鸟很多。
  
  在与记者聊天时,不时有“洼子”掠过低空,钻入树林中,旋即消失不见。
  
  “这是老‘洼子’回来给小鸟喂食了。”几位老人议论着。
  
  一阵扑棱棱的声音吸引了记者注意,循声望去,一棵大树下端的枝丫上,有只黑白相间的“洼子”正扇动翅膀。这只小鸟不慎从窝里掉了出来,坠落到树枝上。79岁的村民储怀巨说,这种场景很常见,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村民伸出援手,小鸟自己能爬上树端的窝里。
  
  似乎在验证储怀巨的说法,在记者仰视下,小鸟扇动着翅膀,从低端的树枝上挪动几步,再跃飞至上一层树枝,不多时,便消失在郁郁葱葱的树叶中。
  
  人人都爱鸟护鸟
  
  记者在林间草丛中、村居道路边,看见许多白色的鸟粪斑点。“这都是空中飞过的鸟儿拉下的。在鸟儿最多的时候,我每次从厨房端饭出来时,都用毛巾小心翼翼盖住饭菜,生怕一不留神,空中坠落的鸟粪就掉到了碗里。”宋兰华笑着说。
  
  68岁的村民宋兰华嫁到储小庄已经快50年,一代代的“洼子”,就像看着长大的孩子。“每年初春,它们成群结队飞来,等到冬天又飞走,待来年再飞回来。”宋兰华说,经常会遇到有受伤的小鸟坠落到门口或者院子里,只要她发现了,就小心翼翼地将小鸟捧到窗台或者麦秸垛上,喂食照顾,直到小鸟康复回窝。
  
  “庄里几十口人,人人都爱鸟护鸟,没人做过伤害鸟儿的事。最近几年因为杨絮扰民,附近不少庄子都把杨树砍了,俺们庄一棵也没砍。”村民储怀巨说,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破坏鸟儿的家。
  
  爱鸟护鸟,已经烙印在储小庄人的血脉里。储怀巨说:“村民已与鸟儿和谐相处约四五百年。”
  
  储怀巨告诉记者,在距离储小庄不远处,有个储大庄,据老一辈人说,在明朝中后期,储大庄有7兄弟,后来分了家,4家搬到了这里,时间久了,便形成了如今的储小庄。因为地处偏僻,兄弟几家热衷栽树,随着树木越来越茂密,前来栖息的鸟儿越来越多,其中绝大多数是“洼子”。久而久之,储小庄便被周边群众称为“洼子村”。
  
  79岁的村民储士向说,村里的孩童从懂事起,就被老人叮嘱要爱鸟护鸟,谁家要有娃娃调皮爬树掏鸟窝,被发现了肯定要狠狠批评。即使最困难的年代,也没听说村里有人掏鸟蛋、打鸟吃。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些人四处打鸟。村民警觉性特别高,每当发现有陌生人进村,都不约而同注意着,特别是那些带气枪的、拿弹弓的陌生人,及时交涉,不允许伤害鸟类。
  
  继续守护下去
  
  记者通过无人机传回的画面,看到了位于颍河岸畔的“洼子村”全貌。只见位于河道拐弯处的这座小村庄,近九成房屋都掩蔽在碧绿的树林中,相对于周边的村庄,如同一座绿色的小岛。
  
  “谁也说不清楚,为啥这‘洼子’就喜欢在这住,一住就是几百年。”村民王秀芳说,大约在2002年前后,“洼子村”周边起了阵罕见的龙卷风,一棵10多米高的大树被大风吹倒,大约有20个鸟窝落到了地面上。
  
  看着遍地受伤的小鸟,王秀芳心疼得直落眼泪,“当时俺就想,今后会不会鸟儿就没了?”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年春天,照样有大批的“洼子”飞来筑巢,可把老人给开心坏了,“就像见到许久不见的亲戚”。
  
  “对储小庄的村民来说,‘洼子’不但是老朋友、老伙计、老邻居,还是相依相存的亲戚。”沿河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先友说,村里长大的每个孩子都听说过“洼子村”的由来,都知道爱鸟护鸟的重要性。
  
  “提起‘洼子村’的爱鸟情结,附近村民都竖起大拇指。今后我们社区会更注重环保工作,号召群众爱鸟护鸟,留住乡愁留住客!”李先友表示。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