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一张珍藏的报纸

2024-11-29 10:28|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762| 评论: 0|原作者: 王永廷|来自: 阜阳日报

   我的书柜里珍藏着许多报纸,其中一张是《阜阳日报》万期纪念刊。这张报纸,我精心收藏了20多年。

  那时我刚参加工作,领导看我爱写文章,就把我借调到镇政府工作,让我负责镇里宣传工作。于是,我就与《阜阳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渐渐成为报社的一名通讯员。那时没有电脑,投稿全凭手写,俗称“爬格子”,写好一篇新闻稿件经过领导审批后,再连夜用稿纸誊写工整,第二天用挂号信寄过去,之后就是期盼。那期盼虽然焦急,但感觉很幸福,有时紧急的稿件还需要坐车送过去。

  记得2001年夏天,一连两个月没有下雨,镇里组织全镇的抽水机抗旱,领导让我写一篇稿子宣传全镇群众抗旱的热情,我立即采访、写稿。考虑到新闻时效性,我揣着稿子第二天早晨赶往阜阳日报社。那是我第一次去报社,虽说经常写稿子,但真正去报社还是第一次。到了报社,编辑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为我倒茶、让座,还鼓励我以后多写稿。那次送稿与编辑老师的接触,得到了编辑老师的鼓励和鞭策,让我坚定了写稿的信心。以后几年里我愈加勤奋,稿件多次被《阜阳日报》刊发,受到领导的表扬,我本人也多次被县宣传部门评为优秀通讯员,这让我的写稿越来越有干劲。

  十几年的写稿生涯里,我认识了许多编辑、记者和通讯员,如郭林茂老师、傅保义老师、兰恒心老师等,从他们那儿学到了不少知识。还有未曾谋面的写作同行,大家通过报社这个平台成了朋友,这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2004年5月11日,阜阳日报社迎来万期庆典,编辑老师邀请我去参加庆典活动。虽然最终因为工作忙没有去,但我把万期庆典的报纸收藏起来,作为对《阜阳日报》的一种情怀、一种感激。我拜读了万期纪念刊上兰恒心老师的《磨吧再磨十年》,读后我深受启发,兰老师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近几年来,由于工作岗位变动的原因,我写新闻稿件渐渐少了,但我对《阜阳日报》的情感依旧,每天都通过电脑阅读电子版,有纪念意义的文章就收藏起来,这已成为我多年的习惯。有时,看到自己的短文发表在报纸上,心里满是感激和满足。

  《阜阳日报》是我们阜阳的第一大报,是阜阳人的精神食粮,它记录了阜阳的发展过程,刻下了阜阳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足迹,传递着阜阳的正能量,承载了阜阳人民的希望和寄托。

  20多年来,《阜阳日报》伴随着我成长,我对《阜阳日报》有种说不出的情感,这种感情就像老朋友之间的默契,历久弥新。这是一位通讯员对报纸的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我会把这种情感藏在我的心底,永久永久。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上一篇:黄泥烙印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