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腊月里,扒麻虾

2025-1-2 09:20|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4810| 评论: 0|原作者: 赵文汉|来自: 颍州晚报

   腊月到了,又快要过年了。想当年,每到这个时节,大哥就会领着我一起去扒麻虾。

  扒麻虾的工具是“麻虾扒子”。用两根小擀面杖粗细的荆条,弯成半月状,下面缀上细密的网兜;两根荆条呈45度角分开,上面绑上一根长长的竹竿,这就成了“麻虾扒子”了。

  站在沟渠或池塘的岸边,用力将“麻虾扒子”远远地抛进水中,然后用力摁住竹竿,将“麻虾扒子”沉到水底,再用力将“麻虾扒子”拉到岸边来,几乎不会落空,“麻虾扒子”的网兜里,总会有不少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

  小时候,村子周围遍布着野沟、野池、野塘,里面长满了水生杂草。夏天,杂草疯长,茂盛得连水面也看不到,水里的小鱼小虾便可安然生活,再贪吃的人也没办法捕捞。而到了腊月里,水草衰败,水面裸露,就给了人们捕捞的机会。

  我擓着一只竹篮,跟在大哥的屁股后面,专职捡拾大哥的“战利品”。大哥每扒一次上来,我就赶紧凑上去,与他一起把扒上来的小鱼小虾捡拾到竹篮里。

  腊月的天气,天寒地冻。在野外的寒风里,穿着单薄的棉衣棉裤,常常被冻得瑟瑟发抖。每次捡拾完之后,手指都会冻肿。赶紧将冻僵的手插进另一只手的袖筒里捂一捂,等待大哥扒下一次。

  扒出来的麻虾带回家,放到锅里,开水一滚,虾体就变得通红了。捞上来晒干,收藏起来,等到过年时再享用。这种虾个头很小,家乡称为“米虾”,个头虽小,但味道却很鲜美。过年的时候,它不仅可以丰富一家人年夜饭的餐桌,母亲还拿来招待客人,丝毫不亚于大鱼大肉。

  野沟、野池、野塘里的水,都是夏天暴雨过后留下的。那时的故乡,地势低洼,一场暴雨,不但可以把野沟、野池、野塘给下满,田地里也能下得一片汪洋,三五天,水都退不下去。一场暴雨就可以造成一场涝灾,夏季的收成几乎就无望了。“十年九涝”常挂在乡亲们的嘴边上,饿肚子也是经常的事。

  在我的少年时代,故乡发生了一次变化。政府组织村民在我们村的东西两边,各修了一条大沟渠。大沟渠与大河相连通,大沟渠里的水流速很快,流量也很大。夏天,再大的暴雨,不但田地里存不了水,连沟渠、池塘里也难以存住水了。时间一长,原来的野沟、野池、野塘慢慢地都干涸了,再后来,就一个个地被乡亲们给开垦成良田了。

  两条大沟渠修好后,我们村的上千亩土地,都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了。乡亲们不但能吃饱肚子了,还都住上楼房,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但,野沟不见了,野池不见了,野塘不见了,鱼虾也就不见了。腊月里,跟在大哥屁股后面扒麻虾的情形也就不可能再发生了。不过,年夜饭上的米虾还是有,都是从市场上买的,但不如自己扒的米虾鲜美。

  虽然鲜美的米虾没有了,但我也不情愿回到原来的那个年代里去,乡亲们也不会同意回到那个年代里去。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