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发掘西汉汝阴侯墓时,阜阳汉简整理组从中整理出多部珍贵古籍,包括阜阳简《周易》。专家整理研究认为,阜阳简《周易》是当时实用的占卜用书,与其他版本的《周易》有所不同。阜阳简《周易》对研究《周易》和先秦古文字等具有重要意义,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阜阳简《周易》 有3000多字 阜阳简《周易》出土时残毁严重,共整理出残简800片,其中能做出释文的752片,合计3119字。这些简中属《周易》经文的有1110字,属于卜辞的有2009字。经文部分存有5个卦画,有卦名、卦辞、爻辞、爻题。与今本对照,阜阳简《周易》包括52个卦,分布于221片简中。残简最长的几片约15.5厘米,写有20个字。原简大概有上、中、下三道编绳,且是先将空白简编联成册,然后才抄写而成的。 阜阳简整理组专家胡平生根据阜阳简《周易》卜辞中具有时代特点的词语及占问事项,判断本简《周易》卜辞成文的时代大约为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而历史学家李学勤则认为,从阜阳简《周易》“卜筮之辞”所反映的词语体例看,该简成书年代很可能是汉初。 内容涉及 当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阜阳简《周易》与现在人们通常所看到的《周易》有所不同。最显著的差别是,阜阳简《周易》经文后附有卜辞。这种现象在其他与“易”有关的出土材料中也很少见。 阜阳简整理组认为,此类《周易》当属于《汉书·艺文志》中筮龟家的《易》。古文献学专家张政烺认为,阜阳简《周易》基本上保存了卜筮之书原始面貌,应该是当时的实用本子。历史学家李学勤认为,阜阳简《周易》虽然仍用《周易》经文,但与易学没有什么联系,只是一种简易的占书。李学勤还建议,将阜阳简《周易》称为《易占》,更符合其性质。 阜阳简《周易》的占卜内容非常广泛,从天气、畋猎捕鱼、婚嫁、出行、家事、生老病死到官吏、军事、政事等,涉及当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研究《周易》 和先秦古文字的珍贵材料 阜阳简《周易》中的卜辞虽大多残缺不全,但也能从中窥见当时社会风俗面貌和价值取向。如卜辞“卜臣者临官蒞众,敬其下乃吉”,其中“下”指民众,体现当时“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有卜辞云“卜子产不孝弟(悌)”,反映古人对“孝”的重视。还有“妻夫相去”“出妻皆复”等卜辞,可见当时有离婚、复婚的社会现象。这些卜辞对研究当时的社会风俗都有一定帮助。 阜阳简《周易》多为残章断句,与其他本子的《周易》对照有不少异文,为研究《周易》、先秦古文字提供了珍贵材料。阜阳简《周易》用隶书书写,字体包含许多有价值的形体,对研究文字发展规律、字形关系等有很大帮助。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