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红生活照 这段时间,李继红格外忙碌:一边接待东南亚客户到公司考察洽谈,一边为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整理材料、谋划发展方向。从白手起家到带领企业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这位退役军人用敢闯敢拼的劲头,书写了一段创业传奇。 军营硬汉闯新赛道 1994年12月,李继红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军人。在部队,他多次参与抗洪抢险任务,并荣获嘉奖。4年后,李继红脱下军装,退伍到阜城一家印刷厂工作。2008年辞职创业。“我喜欢挑战,想趁年轻闯一闯!”李继红说。经过调研,他发现阜阳服装企业数量庞大,但设备售后服务跟不上,于是筹资创办了阜阳兄弟服装设备有限公司,一头扎进陌生的缝制设备销售行业。 创业初期,资金、技术、市场“三缺”的困境接踵而至。李继红白天背着销售样品跑遍皖北的服装厂,晚上研究产品手册到深夜。签下第一笔订单时,他激动得彻夜难眠——这不仅是生意的起点,更坚定了他“把服务做到极致”的信念。带着军人的韧劲和诚信品格,李继红将公司做成阜阳、亳州地区的缝纫设备销售龙头企业。2019年起,公司连续五年斩获浙江杰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富山精密服装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全国销售十佳”称号。 从贸易商到制造商的跨越 “光做贸易没有根基,必须发展实体经济!”2018年,在阜阳市、阜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支持下,李继红在阜南县焦陂镇徐棚村的废弃窑厂旧址上,建起占地15亩的安徽精准智能缝制设备有限公司,转型生产缝制设备配套部件。 为啃下“技术关”,他牵头成立研发中心,吸纳10余名专业人才,短短几年斩获“一种缝纫机纱线切断装置”等多项专利;为破解“人才瓶颈”,他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实训基地,形成“高校出技术、企业出岗位”的产学研模式。如今,公司产品以“质量过硬、品类齐全”赢得市场,不仅覆盖国内市场,还远销越南、缅甸、印度等国家。2023年,企业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成为苏皖地区缝制设备制造领域的明星企业。 以军人本色续写社会担当 “脱下军装还是兵,社会责任不能丢。”致富后的李继红,始终惦记着家乡发展。在徐棚村美丽乡村建设中,他先后捐资30余万元助力村里修路、装路灯、建文化广场;每逢佳节,他都会带着物资看望孤寡老人。 作为退役军人,他竭尽所能为战友们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公司累计吸纳上百名退役军人及军属就业,手把手指导多名战友创业。2023年,公司被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评为“退役军人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从军营到商海,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冲锋姿态。”李继红说,未来他将继续带领企业深耕智能制造领域,为家乡发展再立新功。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