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突发高烧、出现红疹需当心 专家教市民防治基孔肯雅热

2025-8-5 08:54| 编辑: 邵红飞 | 查看: 646|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储继明 通讯员 闫翊文 摄|来自: 颍州晚报

   

  钱海涛(左)和孩子互动,回答灭蚊知识


       8月3日,由阜阳市卫健委、市科技馆、颍州区卫健委和颍州区疾控中心联合举办的“科学防蚊护健康,共筑基孔肯雅热防线”宣传活动在市科技馆举行。活动特邀北京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博士钱海涛担任主讲嘉宾。

  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虽然致死率较低,但它引发的发热、关节剧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多地已出现输入性病例,而阜阳作为淮河流域重要城市,夏季雨热同期、水系密集,为蚊虫孳生提供了有利条件,防控形势不容松懈。

  “基孔肯雅热又称‘屈公病’,这个名称来源于坦桑尼亚南部基马孔德语,意为‘变得扭曲’,形象描述了患者因关节疼痛而弯腰蜷缩的样子。”钱海涛介绍。该病最早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被发现,当时某些村庄的感染率高达60%~80%。

  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具有潜伏期短(通常3~7天)、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典型的“热—疹—痛”三联征:突发高烧可达39℃以上,部分患者会出现“双峰热”,即退烧后再次发热现象;约80%的患者在发热后2~5天会出现红色斑疹或丘疹,多见于面部、四肢及掌跖,伴瘙痒;手指、手腕等小关节剧烈疼痛和肿胀,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虽然多数患者1~2周内可康复,但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长期关节痛,极少数可并发出血、脑炎甚至死亡。

  防治关键是防蚊

  “防治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关键就是防蚊。”钱海涛表示。

  首先要从环境治理入手,尽可能消除或阻断蚊子孳生的水源。对于无法及时清理的各类积水,如雨水井、污水井、排水沟等缓流水体,需要定期投放灭蚊幼制剂;对于功能性水体和景观水体,可以通过放养食蚊鱼或投放生物制剂等方式进行防治。同时,物理防护措施也很重要,比如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等物理屏障,还可以在纱窗上涂抹长效灭蚊药剂来增强防护效果。

  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可以在确保食品安全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空间喷雾等方式灭杀成蚊。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