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原首席信息师张新红去年退休后,回到家乡颍州区王店镇丁郢村,开始了他的“新农人”生活。与众不同的是,这位“共享经济”理论的倡导者和政策制定的核心参与者,在实现孝老敬老愿望的同时,还开启了一场“共享养老”实践。 张新红(右)和父亲移栽花。 最初的动因是想尽孝心 张恒见老人今年88岁,身体硬朗,平时喜欢养花、种菜、侍弄果树等。如今,卸任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的二儿子张新红,每天和他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了他的得力帮手。 近日,笔者如约来到张恒见老人的家时,张新红正和父亲在后花园将几盆花移栽到地里。“我去年退休回来后,每天陪着老父亲,他的精气神明显比以前好了。”张新红说,他回乡当“新农人”,最初的动因就是想尽点孝心。“陪老父亲聊天、种花、整菜地,为老父亲做一日三餐,感觉是最大的幸福。” 张新红说,他回到老家丁郢后,首先把老父亲和兄弟几个闲置的楼房从内到外粉刷一新。老父亲屋后有一个“后花园”,10年前就种起了月季、蔬菜等,但老父亲一个人顾不过来。经过他和老父亲几个月的打理,如今,“后花园”已有模有样了,盛开的月季成了丁郢村独特的美景。他还把其他地块划分成几十个整齐划一的种植单元,铺上从外地买来的地沟板,打造成“标准化菜畦”,不仅看上去赏心悦目,雨雪天也不影响侍弄菜园和采摘蔬菜。如今,这些“标准化菜畦”栽种了荆芥等20多种蔬菜,还种植了花椒树、梨树、苹果树、李子树、无花果等,几乎各个季节都有花开。 “月季花飘香,花椒树驱蚊……四季有菜有花,让人心旷神怡,自给自足之外,还能送人!”张新红说,“我有一个小梦想,就是把这里打造成心目中最美的‘后花园’,在新时代的新农村当好一个‘新农人’,将来吸引更多人一起加入到‘共享养老’的方阵中来。” 挨着“后花园”,有一个水深2米多的鱼塘,张新红对它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在塘里逮鱼、摸虾、打水仗,有着无数欢乐记忆。”张新红说,现在,塘里放养了多种鱼虾。“鱼塘虽然不大,但为周围环境增添了韵味。” 想把“共享大院”打造成微缩版“世外桃源” 张新红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曾任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等职,长期致力于信息社会理论、数字经济及分享经济的研究与实践,被誉为“中国共享经济的倡导者和政策制定的核心参与者”,曾参与多项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著有《共享经济100问》《分享经济:重构中国经济新生态》《共享经济:中国新故事》《驱散增长的迷雾:新常态下的新动能》《数变:数字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等21部专著和专论。 在老家丁郢,张新红正在尝试把孝老敬老、退休养老和共享经济理论“无缝嫁接”为一个有机整体。 张新红在自家老宅装修了多个共享客房,食堂、书画室、琴棋茶社等一应俱全。在“耕读书屋”,书架上有他出版的多本中国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方面的专著,还摆放着多个版本的《陶渊明传记》。把这里打造成新时代微缩版“世外桃源”,是张新红的愿景。 如今,这个“共享大院”已成为接地气、有温度、有吸引力的“共享乐园”,众多乡亲、同学和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他们有的结伴而来,有的带着孙子,戴上草帽,操起农具,一边体验田园生活,一边和张新红及其老父亲在菜园里聊天,同时让那些分不清麦苗和韭菜的孩子们了解花生是地里长的、花椒是树上结的……“共享大院”俨然成了对孩子们进行劳动课教育的乐园。 有人建议张新红把“共享大院”建成一个孩子们研学的打卡地。不过,张新红认为,让“共享大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享养老”大院更有意义。张新红说,养老是目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推进“共享养老”大有可为。用传统思维解决所有中国养老问题不现实,但“共享养老”提供了一个新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尤其是在农村,大量空置房屋和田园风光,为“共享养老”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共享大院”不以营利为目的 在张新红看来,所谓“共享养老”,就是用“共享经济”的思维和方法,动员和利用全社会养老资源为有需求的家庭服务。这些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医疗、教育培训等。“具体的发展模式有很多,比如说‘候鸟式养老’‘抱团式养老’‘家庭养老院’‘共享护士’‘共享医院’‘共享养老院’等,几乎所有现在已经有的养老模式,都可以尝试用共享的办法进行改造,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养老资源。”张新红表示,他退休后在丁郢村搞的“共享大院”可以看作一个小小的试验田,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成为“共享养老”的实践者和受益者。“生活在全国各地的不少好友表示,准备抽空到这里来体验共享养老的‘丁郢感觉’。” 近期,张新红已在“共享大院”举办了一些“热身活动”。他帮助82岁的恩师吴芳林装裱了数十幅书法作品,并于今年4月20日在“共享大院”里为吴老师举办了书法展,十多位老同学从全国各地赶来庆贺。张新红表示,他打造“共享大院”,并不以营利为目的。欢迎天南海北的朋友到丁郢来,一起种菜、做饭、喝茶、看书、聊天……怎么快乐怎么过,住上三五天、半个月或更长时间,都可以。“希望下一步能有企业家通过建立网络共享养老平台,让大家有机会到与我们‘共享大院’类似的全国各地养老点,感受不一样的地域风情。” “张新红用‘共享大院’打通了‘个人尽孝’与‘贡献社会’的‘任督二脉’。”张新红的同学牛军说,“百善孝为先,尽孝不能等。趁父母健在时,我们应该多陪伴父母,和父母一起做饭、洗衣、散步……让父母晚年能享受到更多天伦之乐。”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