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开车200万公里无事故,他是如何做到的?

2025-11-26 08:51| 编辑: 邵红飞 | 查看: 180|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储继明 通讯员 刘珊珊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手握方向盘,安全行驶里程超过二百万公里——这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0圈,却未发生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近日,阜阳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驾驶员杜文献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安全行车二百万公里优秀驾驶员”称号。

  这份荣誉背后,是他近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从出车前后雷打不动的“体检”,到路上“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谨慎,再到从他人事故中汲取教训的做法。他用行动诠释了安全行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责任与素养。

杜文献在驾驶车辆


  杜绝车辆“亚健康”上路

  杜文献现年54岁。1996年,他承包了一辆班线车,专跑阜阳至合肥线路。2009年,他进入阜阳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快客分公司,担任阜阳至合肥班线驾驶员,2023年起转任中烟集团阜阳公司通勤车驾驶员。

  11月19日早上5点30分左右,杜文献来到位于阜阳大戏院对面的阜阳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停车场,找到自己驾驶的车辆。他用一根铁棍逐一敲击车轮,判断轮胎是否缺气;随后打开车辆后方罩盖,检查发动机机油油位。接着,他又对雨刮器、车灯、水箱等逐一进行检查,整个过程持续十多分钟。

  “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杜文献说。

  当天晚上,杜文献结束通勤车接送任务,将车辆停妥后,又重复了一遍早上的检查流程。

  这个习惯,杜文献已坚持近30年。“为什么出车前后都要检查车况,哪怕只隔了一晚?因为有些轻微的‘跑、冒、滴、漏’当时未必显现,但过了一夜,就可能通过车下的油痕、水迹被发现。”杜文献表示,他开车的第一原则,就是杜绝车辆“亚健康”上路。

  开车时打起十二分精神

  今年6月,一场暴雨袭击阜阳,颍东区部分路段出现临时积水。当天,杜文献驾车载着一车人行驶在其中一条积水路段。

  “当时我看到前面一辆车直接冲进积水,结果水漫进发动机导致熄火,整车人被困。”杜文献说。他的做法是:将车靠边停稳后,下车蹚水沿路段走一遍,确认车辆能否安全通过。在发现附近没有绕行路线后,他最终决定,等待积水退至安全深度再继续行驶。

  “开车上路,首先要查明路况。”杜文献说。

  以阜阳至合肥班线为例,杜文献跑了20多年,每天往返一至两趟,对这条路可谓“闭着眼都清楚”。但他从不因经验丰富而松懈,也不因路况熟悉而心存侥幸。“再熟悉的路线,今天路况良好,明天也可能突然施工。因此,每一趟我都当作‘新路线’来对待,开车时打起十二分精神。”

  不开“斗气车”,不疲劳驾驶

  在杜文献的安全行车“宝典”中,“遵守交规,文明驾驶”是关键。

  “可能与我性格比较谨慎有关。”杜文献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是我的行车准则;‘靠左、鸣笛、减速’是我的转弯铁律。”在他看来,安全行车不仅靠技术,更靠态度:“不开英雄车、斗气车,不强行超车,保持中速行驶”。

  “在高速上,常有车辆想超车。有些驾驶员会不自觉加速,不让别人超,这非常危险——加速过程中精力集中在‘斗气’上,一旦前方出现突发情况,根本来不及反应。”杜文献说。客车在高速上限速100公里/小时,他从不超速,始终匀速行驶。遇到超车车辆,他会轻点刹车主动让行。

  “匀速行驶不仅安全,时间上也不慢。”杜文献表示,他曾观察过,一些频繁超车的车辆因路况、车流等原因不得不反复减速,平均车速与匀速行驶相差无几,到达服务区的时间也只是“前后脚”。

  此外,杜文献坚决杜绝疲劳驾驶。在高速上长时间平稳行驶容易犯困,一旦感到倦意,他会立即将车驶入最近的服务区,下车走动、喝茶,休息20分钟左右再继续行程。

  从他人的事故中汲取教训

  今年5月,一辆客车行驶至阜城清河路华联大厦西侧时,遇行人过马路。驾驶员自认为能在行人靠近前通过,便加速前行,结果撞伤行人。

  “这类案例公司会定期通报,组织我们学习讨论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杜文献说。

  除了公司组织的安全学习,杜文献还在业余时间通过手机查阅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成因,并在心中模拟自己该如何规避。

  “我自己开车虽未出过安全事故,但曾有一次被后车追尾,对方全责。当时我能妥善应对,正是从各类事故案例中总结的经验。”杜文献回忆,2015年他在阜阳至合肥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后方一辆轿车超车时擦碰隔离栏,驾驶员惊慌中误将油门当刹车,导致该车猛烈追尾他的客车,轿车当场报废,所幸无人受伤。

  “很多案例表明,此时若前车急刹,极易导致车辆侧翻。”杜文献说,他当时并未刹车,而是轻踩油门保持前行,同时观察后视镜、打出灯语,最终平稳停入应急车道。车上近40名乘客均未受伤,也未受到严重惊吓。

检查车况


  懂维修、备工具,防患于未然

  2014年夏天,杜文献载客前往合肥途中,突然发现离合器失灵,无法换挡。他靠边停车检查,发现是离合器分泵软管接头上的油封垫片老化漏油所致。他立即更换垫片、添加机油,车辆很快恢复正常。

  “1996年之前,我在汽修厂学过维修,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杜文献说。虽然车上不可能配备齐全的检测设备,但他始终随车携带套筒、扳手等常用工具,以及软管接头、油封垫片等易损件,遇到小故障可现场修复,避免车辆“带病上路”。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阜阳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推进“人防、技防、管理防”体系建设,深化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此前,该公司已有邓传辉、汝玉磊两位驾驶员获此荣誉。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