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大剧院内,音乐、舞蹈、曲艺、杂技节目轮番上演;双清湾水街人流如织,阜阳结合展演创新推出的沉浸式艺术大集热闹开场;临泉长官杂技小镇,杂技舞台剧《封神之哪吒觉醒》精彩亮相,惊险刺激的演出场面让观众大饱眼福……7月17日至1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承办的2025年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交流展示活动在阜阳举办。 好“戏”连台 本次交流活动包括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优秀节目展演、中小型作品创作座谈、沉浸式艺术大集等内容。 7月17日晚,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优秀节目展演作为“重头戏”,在阜阳大剧院上演,线上同步直播,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跨越地域、穿越古今的文化盛宴。福建南音《清平乐》悠扬典雅,东北二人转《看秧歌》诙谐幽默,临泉杂技《软钢丝——乘风破浪》惊险奇绝……各地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演出节目,赢得阵阵掌声。 另一边,阜阳结合展演创新推出的沉浸式艺术大集连续两日在双清湾水街、临泉长官杂技小镇同步开展,成功打造了一个集观赏、体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嘉年华”。身处其间,市民可以参与互动工坊、艺术装置、非遗手作等体验项目。 活动期间,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中小型作品创作座谈会也在阜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营院团“掌舵人”齐聚一堂,交流民营文艺团体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等。如山西太重鼓乐艺术团团长李乃忠介绍了山西太重鼓乐对国家级非遗进行活化传承的做法,河南省喷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红旭带来了河南喷空剧场“小而精、小而快、小而暖”的城市小剧场运营模式经验等,为阜阳民营院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 观众沉浸式体验 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交流展示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去一睹风采。 7月17日晚,在阜阳大剧院上演的优秀节目展演,让线上线下的观众大饱眼福。有观众看完演出后称:“看到了民间艺术的真正实力。”还有网友留言:“很难有机会在同一个舞台上看到这么多地方的特色节目,点赞!” “表演走进人群,沉浸式的‘演出+citywalk’组合,太燃了!”市民韩女士从阜阳大剧院走出来后,又来到附近的双清湾水街看演出,不由得感叹。 “爱像一阵风,吹完它就走……”一来到双清湾水街东区,歌曲《龙卷风》的歌词就传入耳朵,当时,不少市民跟着参加演出的歌手一起唱起来。 “本来是出来玩的,没想到能免费唱歌、领消费券、看非遗展演,体验感很好。”大声跟唱的市民林晴晴说。 “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双清湾水街几乎每周都会举办演出,带来的流量逐渐转化成了‘留量’。”双清湾水街负责人程道芳表示。 活动期间,临泉杂技小镇也是热闹非凡。临街观看肘阁抬阁、听曲、体验非遗等,观众在沉浸式艺术大集上体验了“沉浸式互动+跨界融合”的文旅新模式。 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交流展示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艺术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搭建全国性交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展演、研讨与创新体验的多元呈现,推动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蓬勃发展。 越“演”越精彩 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交流展示活动在阜阳举办,彰显出我市民间演艺事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形成以地方戏曲为根基,戏剧、杂技、曲艺、花鼓灯舞蹈、唢呐等多种艺术形式协同发展的多元格局,每年开展演出超6000场,共培育民间剧团、现代化演艺公司等460余家。其中,临泉杂技民营艺术团体较多,目前拥有2.8万名从业人员,推出了一批优秀剧目,去年带动文旅收入48.8亿元。 同时,阜阳共有12个重点景区创新打造沉浸式、互动式实景演艺项目,拥有夜游双清湾游船、临泉杂技小镇、魔幻动物园等一批深度融入演艺元素的文旅项目。 阜阳市文旅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继续积极发展旅游演艺事业,综合运用先进技术和舞台表现手段,将沉浸式演艺与其他文旅活动深度融合,推动厚重的历史文化进行舞台转码与艺术再现,让文化在精彩纷呈的演出中得到延续,并为文旅产业升级赋能。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