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上门评残更便民

2025-7-10 10:12|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865|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郝思雅 通讯员 曹华丽 实习生 杨洋|来自: 阜阳日报

   “真没想到你们能来家里办证,这下老伴的补贴有着落了!”近日,界首市砖集镇高橡村村民李林紧握着评残医生的手,难掩激动。

  去年,李林的老伴因突发脑梗导致下肢瘫痪,生活由60 多岁的李林照料,老两口日常活动范围最远仅到村口采购生活物资。“ 听说办残疾证要带病人去城里的医院,还要准备一堆材料,我哪有精力折腾这些啊?”李林无奈道。

  转机出现在今年6月下旬。砖集镇残联走访中了解到李林家的实际困难,立即启动“ 上门评残”绿色通道。界首市残联接到申请后,迅速协调评残医生调整排班,携带《残疾人证申请表》及专业医疗设备,前往李林家中开展服务。

  “大娘,试着抬一下左腿。”在闷热的房间里,评残医生俯身在病榻前细致检查患肢肌力,详细记录关节活动度;镇残联工作人员同步指导填写申请表格。尽管汗水浸透白大褂,现场却始终保持着专注的工作节奏。

  经过20多分钟的专业评估,医生确认李林的老伴符合肢体二级残疾标准,并给出护理建议:“日常要多按摩,防止肌肉萎缩。”更让李林惊喜的是,工作人员还带来了《惠残政策明白卡》:“评残确定后,每月可享受94 元护理补贴,明年还能申请辅助器具。”

  这样的暖心场景,是砖集镇创新服务的缩影。针对特殊群体“出门难、办证难”问题,该镇推出“三上门”服务机制——摸排上门、评残上门、送证上门,将服务窗口主动前移。

  “我们建立了重度残疾人需求台账,通过‘送证上门’服务,精准告知可享受的政策待遇,切实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砖集镇残联理事长骆振坤介绍,针对行动不便的重度肢体残疾人和精神障碍残疾人,镇里积极配合市残联及医院评定专家上门服务,实现从“你过来”到“我过去”的服务模式转变,为特殊群体打开“方便之门”。

  目前,李林老伴的评残申请已办理完毕,预计7月中旬即可拿到残疾人证,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送证上门,并持续跟进相关政策落实,确保补贴政策精准落地。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