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酷暑里生产“严寒”

2025-7-22 09:41| 编辑: 朱大虎 | 查看: 472|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储思路|来自: 阜阳日报

   今年夏天,阜阳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制冰厂也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正式入伏前,记者来到颍州区三合镇三合居委会前郢村一家制冰厂,探访制冰工人的日常。

  一走进制冰厂的生产车间,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记者的体感是,这里的温度和室外相比几乎没有差别,没有想象中制冰厂该有的凉爽。

  当时,制冰工人罗显雷戴着厚实的橡胶手套,双手抱着重达25公斤的冰块,和同事一起用力推上传送带;站在另一头冷冻车车厢里的工人则手持铁夹,精准地将冰块从传送带上拖下来,整齐地码放在车厢里,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碰撞。

  尽管罗显雷身旁就是冰块,但豆大的汗珠仍从他的额头滚落,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他告诉记者,冰块装车时比较忙碌,直到冰块全部装车入库才能闲下来凉快一会儿。

  最后一块待运输的冰块被装进车厢后,工人们又马不停蹄地将剩下的冰块运往冷库,罗显雷也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去冷库整理冰块。于是,他穿上厚厚的棉袄,以抵挡冷库里的寒冷。

  踏入冷库的瞬间,记者便感到刺骨的寒意,与生产车间的酷热形成了强烈反差。制冰厂负责人刘亮介绍,冷库内的气温常年保持在-20℃左右,而生产车间的温度在高温天气下能达到38℃,这就意味着工人在运送冰块进出冷库时,要忍受超过50℃的温差。

  记者从冷库出来,眼镜片上瞬间布满雾气,啥也看不见,身子也是缓了一会才慢慢适应外界的温度。罗显雷笑着说,每天从“极热”到“极寒”,他有时也受不住,每次搬运结束后,都会喝一杯姜茶暖暖身子。“直接到冷库搬冰还好,最难的是要帮助客户装车,还要穿着短袖出去,一进一出对身体素质是很大的考验。”

  刘亮说,工人们每天都要在这样的“冰火两重天”中往返数十次。

  “我们特意把工作时间安排在早晨和傍晚,尽量减少温差。”刘亮表示,入夏后,阜阳持续高温,冰块的订单量急剧增加,常常供不应求。目前厂里的3台制冰机满负荷运转,每天能生产1200块冰。

  “虽然现在空调、风扇等非常普及,但冰块在很多领域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用于农贸市场降温以及生鲜制品保鲜等。”刘亮说,这份“清凉”中也凝结着制冰工人的汗水与坚守。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