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扎根黄淮农村,坚持科技兴农,培育优良品种,改良栽培方法,使许多“望天田”变成“高产田”;牢记嘱托,善于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日前,中央宣传部授予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徐淙祥同志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我市农业农村系统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 “徐淙祥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率先使用无人植保机、北斗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等智慧装备,‘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样样俱全,助力农业降本增效。”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科负责人时修亮表示,推广智慧农业是重要任务。下一步,将加大先进农机具推广力度,加强农机操作培训,提升农民对现代化农机的应用水平。同时,探索农机服务新模式,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助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帮助更多农户用科技力量实现粮食增产。 作为市级科研单位排头兵,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多次与徐淙祥合作,联合开展新品种展示和高产创建。该院选育的“阜航麦1号”“阜豆15”,在徐淙祥的种植基地亩产分别超800公斤、300公斤,屡创高产纪录。“徐淙祥是我们的榜样。”市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科科长蒋晓璐表示,将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聚焦农作物品种培育、种植技术优化等课题,加强育种协作攻关,研发更多适合本地的农业科技成果并加速转化,让更多科研成果惠及农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科研力量。 “作为农广校优秀学员,徐淙祥把学到的知识技术用在农业生产上,实现粮食连年丰产丰收,带动小农户增收,他的事迹是鲜活的思政教材。”市农广校副校长王效辉说,农广校肩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使命,将以此为契机优化课程,加强实践教学,邀请徐淙祥等一线专家授课,让学员学到更多实用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培养更多爱农、懂农、兴农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人才活力。 当前正值玉米、大豆等秋粮生长关键期,太和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负责人陈修奇时常深入田间指导。“徐淙祥长期扎根农村,他对科技兴农的坚持和对粮食安全的担当,为我们树立了标杆。”陈修奇表示,农技人员既要带着专业知识深耕田间,也要向农民实践学习,通过双向发力让农技真正扎根大地,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我市建设高质高效的区域性农业强市贡献力量。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