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是新生命降临的神圣时刻,产妇却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剧痛。分娩疼痛在疼痛分级中常被列为最高级别,堪比重度烧伤之痛。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分娩镇痛为产妇们带来了在相对舒适中迎接新生命的希望。 什么是分娩镇痛?就是在分娩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减轻产妇疼痛的技术。它并非让产妇完全感觉不到疼痛,而是通过多种手段将分娩时难以忍受的剧痛降低到产妇可承受的程度。实施分娩镇痛不仅能缓解产妇疼痛,还能帮助产妇保持清醒,更好地提升分娩体验。 一、什么是硬膜外分娩镇痛 分娩镇痛分为非药物性镇痛、药物性镇痛、椎管内分娩镇痛法。 非药物性镇痛 精神安慰法:通过产前教育、腹式呼吸、导乐陪伴等缓解焦虑,但镇痛效果有限。 水下分娩:利用水的浮力缓解疼痛,镇痛效果不确切。 药物性镇痛 笑气吸入法:通过混合笑气和氧气缓解疼痛,但可能伴随头晕、恶心等副作用。 肌注或静注镇痛药物法:如杜冷丁,但注药后能迅速通过胎盘屏障,可能对新生儿呼吸中枢产生抑制。 椎管内分娩镇痛法 包括腰麻、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三种麻醉方式,其中硬膜外麻醉是目前最常用且效果最佳的方法,通过在腰部穿刺置管注入麻醉药物,阻断痛觉神经传导,镇痛有效率达95%以上。下面主要介绍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相关知识。 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优势 减轻疼痛:将分娩疼痛程度降至最低,保留轻微宫缩感,让产妇更轻松应对分娩。 降低分娩风险:缓解产妇过度疼痛导致的血压升高、耗氧量增加等问题,减少胎儿缺氧风险。 安全可靠:麻醉药物剂量极低,对胎儿几乎无影响,也不会影响产后哺乳。 不影响产程与运动:产妇可保持清醒,自由活动,子宫收缩正常,不影响顺产。 满足手术需求:若需中转剖宫产,可通过已留置的导管直接给药,节省手术时间。 三、硬膜外分娩镇痛适用人群 自愿选择且经评估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产妇。 四、硬膜外分娩镇痛禁忌人群 产妇不同意实施分娩镇痛者;经产科医师评估不能进行阴道分娩者;产妇无法配合进行椎管内穿刺者;存在椎管内阻滞禁忌证,如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或颅高压患者; 对局部麻醉药或阿片类药物过敏者。 五、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常见误区 会导致腰疼:产后腰疼多由孕期腰部负重、激素变化、产后劳累等引起,与分娩镇痛无关。 会延长产程:部分产妇第一产程可能稍延长,但第二产程更易用力,总体不影响产程。 六、硬膜外分娩镇痛前的准备 产妇评估: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前,需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确定产妇是否适合实施分娩镇痛。 签署知情同意书:产妇需详细了解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相关事项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调整药物与控制基础疾病:若孕妇孕期接受抗凝治疗,可能增加硬膜外血肿风险,需遵医嘱调整或停药。对于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者,需由麻醉医师评估风险,必要时进行多学科诊治。 饮食准备:产妇在分娩发动前可正常饮食,进入产程后应遵医嘱进行流汁饮食,避免分娩过程中引起误吸。 七、硬膜外分娩镇痛操作过程 常规监护与建立静脉通道:首先对产妇进行常规心电监护,同时进行持续性胎心监测,以便及时发现产妇及胎儿异常。保持静脉通道畅通,为紧急情况补液或静脉给药做准备。 穿刺置管:产妇取侧卧位,保持低头屈膝,充分暴露背部。局部麻醉后,选取第2-3腰椎或第3-4腰椎间隙为穿刺点进行穿刺置管并注射药物。 检查麻醉范围与固定导管:通过轻微针刺皮肤或酒精拭子擦拭皮肤确定麻醉范围,随后固定穿刺管,连接镇痛泵。 八、硬膜外分娩镇痛后的护理 护理人员会密切观察产妇宫缩情况、生命体征及身体整体变化情况。 九、可能的并发症及应对 虽然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可靠,但仍可能出现一些轻微并发症。如血压下降,可通过调整体位、补充液体等处理;局麻药物全身中毒反应、全脊髓麻醉等严重并发症极为罕见;镇痛不全或单侧阻滞可由麻醉医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总结:硬膜外分娩镇痛是一项安全、成熟的技术,它为产妇们减轻了分娩的痛苦,让生育过程多了一份尊严与舒适。但每位产妇的身体状况不同,是否选择硬膜外分娩镇痛,应在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后,结合自身情况与医生的专业建议,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希望每一位准妈妈都能在舒适与期待中迎接新生命的降临,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阜阳市肿瘤医院麻醉科翟勇亚)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