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专题 2023年专题 健康阜阳 查看内容

人老了“爱忘事”怎么办?

2025-10-13 09:11| 编辑: 朱大虎 | 查看: 441| 评论: 0|来自: 阜阳日报

  “人老了就是爱忘事”“没事,人老了都是这样”……我们身边常常充斥着这样的说法,这些说法对吗?

  其实,“经常爱忘事没事”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当出现“爱忘事”的情况,就要警惕是否是老年痴呆找上门。那么,人老了“爱忘事”怎么办?今天老年痴呆科普来帮你解答心中疑惑。

  1.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最常见的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之一,也是最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每年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又称“世界老年痴呆日”。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披露的数据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类型,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左右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积极的预防和干预能够有效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积极地做好科普宣传,提高大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显得尤为必要。

  2.如何识别老年痴呆?

  记忆力减退常常容易被忽略或仅被认为是“老了就是爱忘事”,但会逐渐开始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忘记电话号码、关煤气或烧坏锅,经常找不到东西等,有些患者可能会因此怀疑周围的人,以为自己找不到的东西是被人拿走了。

  经常有重复性的行为如反复问同一个问题等。

  出现定向力障碍表现为分不清东西南北,甚至无法判断房间布局,如卧室和卫生间的位置;混淆白天和黑夜,或在不同时间段重复问“现在几点”。

  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常常会出现迷路的情形,在熟悉的地方容易走失,无法找到回家的路,因而需要家人的日常监护。

  越来越明显的语言功能障碍如言语不流畅、理解及复述能力差。

  不同程度的失用如对穿衣、吃饭、猜谜语及抄写几何数字等感到困难。

  情绪改变常常情绪激动,具有攻击性、挫折感和焦虑等。

  判断力、认知力的完全丧失常见的是出现幻觉和幻想。

  行为复杂古怪如无端指责配偶、不认识自己的老朋友、认为来访者是盗贼、被镜子中自己的影像吓到等。

  3.如何区别阿尔茨海默病和正常衰老健忘?

  阿尔茨海默病是病理性衰老,较正常衰老认知下降速度更快。正常衰老时,人们偶尔会忘事,但是总体上生活能力和情绪都比较稳定;而阿尔茨海默病则会导致记忆和思维能力大幅下降以及情绪不稳定,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会交往。

  4.阿尔茨海默病病程长吗?

  阿尔茨海默病总体病程相对较长,约20年左右,包括临床前期、轻度认知障碍期和痴呆期3个阶段。其中,临床前期约10年,轻度认知障碍期约4年。

  5.睡不好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病吗?

  睡眠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组恶性循环。研究发现,相较于睡七八个小时,每晚睡眠少于5小时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要高出2倍。

  睡不好会导致脑内毒性蛋白清除障碍,促进阿尔茨海默病发生。最佳睡眠时间建议是晚上10点入睡,睡眠时长在7到8小时。有睡眠障碍的,要及时就诊。

  6.阿尔茨海默病会不会遗传?

  少部分会遗传,主要为有家族史的患者,可以做APP、PSEN1、等相关基因检测,及早发现,采取干预措施。

  7.运动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发现,每天中高强度运动量和7小时的睡眠可以降低41%的患病风险,如选择有氧运动,包括太极拳、瑜伽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也可以选择此类运动,但要注意,要与家庭成员或护理人员一起,确保运动环境安全,避免滑倒和受伤。

  8.阿尔茨海默病有必要治疗吗?

  虽然目前尚无可以治愈的方法,但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缓疾病的进展、缓解症状。具体来讲,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改善语言与记忆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精神行为症状。

  9.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要一直服用吗?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因为它是一种慢性疾病,药物可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一旦停用药物,症状可能恶化。当然,治疗方案应该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调整,不同疾病阶段应用药物可能不同。

  阿尔茨海默病是可以早期自我筛查的。如果出现记忆下降、思维缓慢等上述症状时,要引起注意。量表是阿尔茨海默病最简单有效的自我筛查方式,比如AD8量表、画钟试验。

  如果自我筛查异常或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到医院老年记忆与认知门诊就诊,早发现、早干预。最后,让我们行动起来,关注老年人,关注丢失的记忆,做到早筛早治。

  (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王世勤)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