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历史因铭记而永恒,正义因捍卫而彰显,未来因奋斗而美好。作为党员干部,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勠力同心、顽强奋斗,不断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向前进。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抗战14年,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了夺取抗战胜利的正确方向。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任务就可能拖得更久、付出的代价更大,我们的国家更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更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历史深刻昭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基、力量之源。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正是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崇高理想,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无数先烈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从赵一曼、左权,到佟麟阁、赵登禹,从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到国民党军“八百壮士”,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背后是革命先辈和英烈对民族、对国家最深沉的热爱,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崇高品格。 一个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政党和人民,是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垮、打不倒的。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掌握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政治立场,在风浪考验面前不退缩、不彷徨,在利益诱惑面前守底线、知敬畏,筑牢干事创业的信仰之基。 坚决扛起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是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精神密码。面对日本侵略者,中国军民以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坚强意志,绝地反击、坚持到底,创造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伟大壮举。抗战胜利80年来,在伟大抗战精神引领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矛盾和问题仍然不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更需要我们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智慧。伟大抗战精神告诉我们,越是艰难险阻,越要团结一心;越是惊涛骇浪,越要坚定信念。要勇于担当作为,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主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去经受锻炼,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真正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坚守为民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在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同仇敌忾,显示了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无论是地道战、地雷战,还是人民群众的支前洪流,都深刻诠释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联系。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是伟大抗战精神的人民底色,也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繁重,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疾苦,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用实绩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把个人奋斗成长融入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在为民服务的实干中提升人生境界,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作者单位:阜阳市委讲师团)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