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沉睡”国有资产“活起来”

2025-9-18 08:44| 编辑: 朱大虎 | 查看: 643| 评论: 0|原作者: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闻明|来自: 阜阳日报

  来自辽宁大连的2部平板电脑,跨越千里“安家”颍泉区闻集镇中心卫生院,服务农村慢性病患者;36台信息化设备,经过省经济信息中心调剂,“落户”阜阳市肿瘤医院新院区……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建立资产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处置机制,推进资产共享共用,进一步激发国有资产循环利用新活力,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9月8日上午,在颍泉区闻集镇尚营村卫生室,81岁的刘世彩接受慢性病随访,乡村医生尚克基调整好平板电脑的摄像头,对准她的面部,随着“嘀”的一声,“智慧家医”APP便弹出她的历史诊疗信息。以此为参考,仔细询问刘世彩的身体状况后,尚克基很快便给出了下一步诊疗建议,并开具处方,让患者到药房取药。

  尚克基使用的这部平板电脑,就是市财政局通过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从千里之外的辽宁省大连市调配来的。

  “当时,国家多个部门发布了闲置设备信息,我们在市财政局指导下,第一时间与有关部门联系。最终,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通过线下物流的方式将2部平板电脑、19部笔记本电脑调拨给我们。”颍泉区财政局资产股负责人张慧贲介绍,目前这些设备使用状况良好。

  我市多措并举推进国有资产共享共用,让多家受益单位省钱省心。

  而之前,不少单位对闲置资产的做法是“一封了之”,造成浪费。与此同时,一些基层单位面临着资产短缺“困局”。2018年,我市率先推行资产调剂共享共用,主动破解资产闲置、利用低效与短缺并存难题。2023年,阜阳市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接入全省资产调剂共享平台“一张网”,融入全省资产调余补缺立体式“大循环”。今年,“全国调剂共享平台”的接入使用,更是通过跨地区、跨级次共享,让资产调剂释放出更大潜能。

  自从接入各级平台后,有需求先到线上平台“淘”,成为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新共识。

  在阜阳市肿瘤医院新院区,有36台总价值530.5万元的信息化设备,是去年7月19日从省经济信息中心(省电子政务中心)调剂来的,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医院设备紧缺的问题。

  36台信息化设备包括18台服务器、14台交换机、3台防火墙设备、1台跨网安全隔离交换系统设备。“18台服务器分别安装在新区两个机房,现已部署医用耗材智慧物流服务平台(SPD)系统、静脉血栓防治信息管理系统(VTE)、病案翻拍系统和数据备份。”市肿瘤医院信息科负责人周阿伟说,14台交换机用于服务器网络互连和设备迭代升级,3台防火墙设备平均每天拦截各类网络攻击千余次,1台跨网安全隔离交换系统设备在预约挂号、线上支付过程中,保障了内外网数据交互安全。

  “市肿瘤医院新区在建设、装修、设备采购过程中面临资金紧张的难题。在平台上‘调剂’来的这些设备,节约了资金,让医院能够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国内领先的检测设备、引进行业高端人才,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市肿瘤医院院长助理李晓燕说。

  “之前我们这里大部分房间都没有空调,每年夏季高温天,我们都把老人集中到有空调的房间乘凉。”颍泉区行流镇大鹿敬老院负责人李景山说,2024年1月,颍泉区财政局调剂来了10台空调,安装在敬老院的10个房间,让老人们不用再挤在一起吹空调。

  据了解,2023年以来,我市从省经济信息中心(省电子政务中心)、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省人社厅、六安市等部门、地区,接收省级调配价值超1000万元的各类设备资产。其中,从六安市调剂空调350台,用于满足16家单位的使用需求。

  此外,为确保闲置资产归集到平台以后不会“二次沉淀”,市财政局一方面健全处置机制,对无使用价值资产统一评估后公开拍卖;一方面通过开展“修旧利废”,整合重组形成可继续使用的资产,通过调剂、借用等方式,支持基层教育、乡村振兴、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市财政局副局长李侠表示,通过用活调剂共享平台,实现了跨部门、跨地区、跨级次国有闲置资产的调剂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单位办公设施匮乏、设备重复购置等问题。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