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奶瓶花木兰”萌翻全网

2025-10-30 08:40| 编辑: 朱大虎 | 查看: 976|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刚|来自: 颍州晚报

  “台上扮相英姿飒爽唱豫剧,台下抱着奶瓶不撒手”——不久前,三岁半女童田佳卉的反差萌态火遍全网。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的抖音号纷纷转发她的演出片段,将这位豫剧小戏娃带进千万网友的视野。

师徒合影


  “奶娃”变身花木兰“萌出圈”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被关注了!”田佳卉的师父、阜阳青年豫剧演员王永志笑着说。

  记者联系上王永志时,他正带着弟子在河南参加戏曲节目《梨园春》。得知采访意图后,王永志脱口而出:“小姑娘很有天赋,特别可爱。”

  不久前,王永志带领学生在亳州市蒙城县演出,田佳卉的节目排在第三位。临近登台,陪同演出的姥爷冲了一瓶奶给小佳卉喝。眼看快到上台时间,小佳卉却捧着奶瓶舍不得放下。

  “我当时特别担心,她要是喝多了,上台唱戏调整气息时容易吐奶。”王永志回忆,他蹲下身耐心哄劝:“台下好多叔叔阿姨等着看你表演呢,等下台了,老师给你买棒棒糖好不好?”听到有棒棒糖吃,小佳卉才勉强把奶瓶递给老师,转身换上花木兰戏装登台。

  这段“奶气未脱却扮巾帼英雄”的场景,被王永志的学生随手拍下发到抖音,很快引发网友热议。“第一次见喝奶的花木兰,也太萌了!”“建议艺名直接叫‘小奶瓶’!”俏皮的留言里,满是网友对这个小戏娃的喜爱。

着戏装的田佳卉


  首登舞台惊艳全场

  事实上,这并非田佳卉第一次“出圈”。今年8月1日,她就曾凭借表演《花木兰》选段圈粉无数——当天,她跟着师父王永志到太和县参加探望老兵的公益演出,这也是她系统学戏仅两个月后的首次登台。

  “孩子才三岁多,之前没登过这么大的台,我比她还紧张,手心全是汗。”王永志记得,当时小佳卉穿着迷你版花木兰戏装,一脸懵懂地被他牵着手走向舞台,他反复蹲下来叮嘱:“别紧张,就像平时练习那样唱就好。”

  可一上台,小佳卉瞬间“切换状态”:抬手、转身有模有样,开口唱那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时,唱腔清亮、韵味十足。台下的老兵们看得频频点头,志愿者更是掌声不断。这段视频被人民日报官方抖音号转发后,点赞量很快突破百万,新华网、光明日报等媒体也相继转发,网友留言感慨:“这就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魅力!”“终于懂‘宗门老祖守护天骄’的感觉了,师父紧张的样子太真实了!”

日常排练


  姥爷引导、孩子喜爱

  谁能想到,这位“小网红”接触豫剧才短短四个月。小佳卉与戏曲的缘分,源于姥爷王学山的“戏曲情结”。王学山是一名戏迷,平时最爱听豫剧,小佳卉的成长环境里,经常能听到姥爷播放的戏曲曲调。她刚学会走路、说话还不清楚时,就对电视里的戏曲节目格外着迷,常坐着看半天,还跟着咿咿呀呀模仿唱腔、小手比划动作。

  去年年底,王学山带着不到三周岁的小佳卉找到王永志,想让孩子拜师学戏。“当时孩子太小了,理解能力和身体协调性还不适合系统训练,我就建议等她大一点再学。”王永志说。可老人没放弃,今年夏天,他再次带着小佳卉登门,反复表达孩子对戏曲的热爱和自己的期盼。这份真诚打动了王永志,他最终收下这个“最小弟子”。

  从此,每到周末,王学山都会带着小佳卉穿越大半个阜城,从家赶到位于颍东区袁寨镇的“永志家的小戏娃”培训班。刚开始学戏时,小佳卉偶尔会因胆怯掉眼泪,动作也放不开,师兄师姐主动帮她整理戏装、陪她练习;时间久了,她渐渐变得大方自信。“化妆、穿戏装、候场,一套流程下来要半小时到一小时,戏服也沉,但她从没喊过累,特别有毅力。”王永志提起这个小徒弟,满是赞许。

登台前师傅贴心嘱咐(视频截图)


  不追流量,只守初心

  小佳卉走红后,家人始终保持清醒:“孩子学戏就是因为喜欢,没想过要当‘网红’,将来发展顺其自然就好。”王永志也坚守着自己的教学原则:“我们办兴趣班,是为了传承戏曲文化,不是打造明星,绝不会利用孩子博眼球。”

  师从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刘忠河、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小梅的王永志,多年来一直深耕戏曲传承。迄今为止,他门下正式学艺的青少年已有80余人,不少学生从山东、河南等地专程来阜阳学习。

  对门下的这些“小戏娃”,王永志不仅将自己的所学技艺倾囊相授,更重要的是教育他们“德在艺先”。多年来,王永志奔走于皖北、河南等偏远乡村,参加公益演出300多场,并全力推广传统戏曲文化。

  “小佳卉的走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的是那个‘奶瓶瞬间’,必然的是传统戏曲本身的魅力,以及孩子那份纯粹的热爱。”王永志说,他希望能有更多孩子像小佳卉这样,爱上戏曲、传承戏曲,让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