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增长5.6%,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23.9 亿元

2025-10-30 08:57|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649|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秉文 通讯员 王云|来自: 阜阳日报

   10月29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292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5.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927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741.1亿元,增长6.2%。
  
  农业生产形势向好,主要畜产品供给稳定。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7.4亿元,同比增长3.6%。蔬菜产量324.1万吨,增长3.8%;水果产量95万吨,增长4.1%。猪牛羊禽肉产量50.9万吨,增长2.5%,其中,猪肉、牛肉产量分别增长6.5%、11.1%。生猪出栏409万头,增长7.4%;牛出栏15.9万头,增长10.7%。牛奶产量2.4万吨,增长12.7%。水产品产量8.9万吨,增长4.6%。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新兴产业增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5.4%,制造业增长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分行业看,全市34个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70.6%。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煤炭开采和洗选、农副食品加工、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增长31.2%、25.4%、22.4%、15.4%、12.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2.5个、1.5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稳定增长,绿色智能商品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8.0亿元,同比增长5.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增长5.4%,餐饮收入增长5.0%。限额以上单位中,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智能家用电器零售额分别增长106.4%、93.7%、62.6%、56.6%。
  
  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比1—8月收窄0.2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2.6%、11%。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7%。技改投资增长18.6%,居全省第2位。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4.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5.5%。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金融信贷稳健运行。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0.0亿元,增长5.8%。民生类支出426.8亿元,占比85.4%,增长7.5%。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7.7%,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5.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6.7%,教育支出增长9.4%。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105.8亿元,同比增长9.2%,比年初增加654.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917.5亿元,增长11.6%。贷款余额6093.4亿元,增长6.4%。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增长10.1%,比年初增加339.5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82.7%。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5%,衣着价格上涨2.5%,居住价格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9%,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1%,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4%,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9.6%。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9元,同比增长5.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39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69元,增长5.8%,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6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随着各项政策举措接续发力显效,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但外部环境仍然严峻复杂,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市统计局副局长洪安艳表示,下阶段,将全力以赴锻长补短、挖潜增效,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