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阜阳泥瓦匠 长三角赛场摘银夺铜

2025-10-17 09:24| 编辑: 邵红飞 | 查看: 658|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储继明 通讯员 张梅|来自: 颍州晚报

   近日,2025年长三角区域乡村建设工匠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乡村建设工匠职业技能竞赛长三角区域预赛在浙江嘉善落幕。在泥瓦工(砌筑)赛项中,我市选手徐士界荣获二等奖,韩三、朱诺玄获三等奖,张东友获优胜奖,为安徽省及阜阳市赢得了荣誉。

  获奖选手中,不乏农村出身的泥瓦匠,记者对部分选手进行了采访。

徐士界


  从“野路子”到“工匠”的蜕变

  “能取得这个成绩,首先要感谢市、县住建局和人社局搭建的平台,以及市建筑业协会、阜南建筑业协会和阜南创佳建筑培训学校的专业指导,特别感谢张国贺和陈先军两位老师的悉心培养。”徐士界说。

  徐士界是阜南县赵集镇徐庄村人,今年47岁。20岁时,他开始在当地学习瓦工手艺。二十多年来,他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砌筑的墙体尺寸精准、结构牢固,在本地渐渐有了名气。

  后来,县住建和人社部门工作人员找到他,建议他参加正规培训、考取相关证书:“光有技术还不够,要通过系统培训提升自己,将来还能代表家乡参赛,学习更先进的技术。”

  2024年底,徐士界报名参加了阜南建筑业协会所属单位——阜南创佳建筑培训学校举办的乡村建设工匠培训班。培训期间,他在老师指导下,每天坚持实操训练10个小时以上,反复打磨每一道工序。

  “直到看到赛题,我才意识到比赛墙体比平时训练的复杂得多。”徐士界介绍,试题要求砌筑一个带三角形壁龛的“L”形墙体。评分标准极为严格,讲究“横平竖直零误差”,每偏差1毫米扣0.5分,超过5毫米则直接判零分。

  此外,选手需根据主办方提供的墙体尺寸,现场绘制“三视图”并依图施工。“平时训练都是老师直接给图纸。”徐士界说。

  最终,徐士界在4小时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他在勾缝精度、垂直度等环节力求毫米级控制,尤其在三角形壁龛的砌筑中精益求精。长期的专注与反复打磨,使他在平整度与整体美观方面表现出色,最终脱颖而出。

  “这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集训与指导。”徐士界表示,正是通过这次系统培训和大赛锻炼,他实现了从“野路子”的泥瓦匠到专业乡村建设工匠的蜕变。

韩三


  学技术要走出去,不能固步自封

  韩三是我市砌筑行业的技术能手,曾多次代表阜阳市和安徽省参赛,并在2023年全省农民工建筑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一名。尽管此次比赛中,他在砌筑三角形壁龛图案时发生崩塌失误,但最终仍凭借扎实功底获得三等奖。

  “看到后面的选手比我快‘一砖’,心里一着急,在处理砌筑三角形壁龛图案这个环节没能控制好,导致图案崩塌。”赛后,韩三这样总结教训。

  今年44岁的韩三来自临泉县城关镇,现就职于安徽建工中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他20岁左右随叔叔进入建筑行业,做事认真、不甘人后,从基本功练起,逐渐在本地脱颖而出。“无论速度还是质量,在我们当地,我都是数一数二的。”他说。

  “但留在本地容易‘坐井观天’。”为开拓眼界、学习先进技术,他萌生了外出发展的想法。

  十多年来,韩三先后在上海、苏州、浙江等地的建筑工地工作。“在临泉,我砌得又快又好;但到了苏州,发现当地师傅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速度更快。我就以他们为目标,进一步练习自己的速度。大约半年后,我在苏州许多工地已是速度最快的。”他介绍。此外,他在家乡常用“95”红砖,而在上海、浙江等地,又掌握了“空心砖”和“加气块”等轻质材料的砌筑工艺。

  “学技术一定要走出去,不能固步自封。”韩三这样总结。

  另据记者获悉,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安徽省工程监理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二届全国工程监理知识竞赛安徽选拔赛中,阜阳代表队荣获团体第一名。个人赛中,黄向阳获总监理工程师组二等奖,田楚获监理员组三等奖,充分展现了阜阳建筑监理队伍的专业水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