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全市经济领域引发热烈反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等作出重要部署。 连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专家、企业家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反响热烈、信心倍增。 大家一致表示,要推动全会部署落实落地,围绕加快构建“6849”产业发展布局,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在加快建设智能绿色的区域性制造强市上作出更大贡献、取得更大进展。 在全省工业经济版图上,阜阳的地位不可或缺。“十四五”时期,我市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6849”产业布局加快构建,工业经济稳健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居全省第5位。“全会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放在重要位置,并作出一系列部署,为未来五年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市工信局副局长张静静表示,全市工信系统将全面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培育“四大工程”、企业引育“四大行动”,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纵深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持续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建设智能绿色的区域性制造强市。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全会高瞻远瞩规划未来五年工作,特别是在坚持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领域的部署,为民营企业发展点亮灯塔、指明方向。” 市工商联主席徐涛表示,作为阜阳民营企业“娘家人”,市工商联将全面对标全会新部署新要求,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完善政企沟通、法律护航、人才培育等平台载体,创新开展为企服务等工作,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促进“两个健康”的实际行动。市企业家联合会(工业经济联合会)秘书长祝涛表示,将聚焦“服务企业、赋能发展”的协会职责,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在品牌打造、数字转型、绿色发展中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持续助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阜阳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致力于经济类人才培育,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我们将全面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以服务地方发展为使命,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与阜阳需求,在建言服务产业决策与布局、精准对接产业人才需求、协同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阜阳现代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院长余许友表示。 “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令人倍感振奋,也更觉责任重大。” 太和县工信局局长裴育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系统梳理太和工信领域“十五五”工作思路,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大力推动两大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精准引导五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形成集聚集群集成发展优势,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新机遇,加快推进县域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驱动产业升级,企业是创新主体。阜阳欣奕华近三年主营收入和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均有较大提升,显示光刻胶出货实绩位居全国头部。公司董事长王彦军表示,接下来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持续专注于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国家战略领域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聚焦高端光刻胶和OLED材料科研攻关,为阜阳从制造到智造再到创造的产业跃升之路贡献力量。 氢能是前瞻布局的未来产业之一。颍东化工园区已集聚昊源化工、中科昊海、中科富海等氢能“制、储、运、加”关键企业,建成了国产首台套5吨/天大型氢液化装置,初步形成了“上游制氢—中游储运氢—下游应用”的产业体系。“全会极大鼓舞了我们发展氢能产业、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颍东化工园区管理中心招商服务部负责人王超表示,将立足产业发展基础,依托中国科学院理化所等大院大所科研力量,聚焦“制储运产研用一体化”发展,持续拓展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的工业应用场景,打造“绿氢—化工—新能源”循环产业链;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吸引更多产业链企业入驻,助力全市氢能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