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中医特色疗法出“新招”

2025-11-17 09:09| 编辑: 邵红飞 | 查看: 633|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段华梅|来自: 颍州晚报

   近年来,中医养生热度攀升,我市各中医院纷纷推出特色疗法,为群众健康带来新选择。从锤疗缓解多年腰痛,到督灸改善畏寒体质,再到针灸兼顾美容养颜,这些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治疗方式,正成为不少市民调理身心的新途径。

  20年老毛病,“锤”几下就缓解

  你能想到吗?被“锤”过之后,腰部肌肉竟能如释重负,僵硬酸痛随之消散。

  “现在感觉好多了,全身暖暖的。”近日,在太和县中医院中医特色治疗中心,张女士笑着说。

  张女士经营一家服装店,因长期站立、冬季衣着单薄,导致寒邪入侵,落下腿脚酸麻无力、背部僵硬疼痛的毛病,已困扰她20年。平时双腿酸得“无处安放”,只能靠按摩勉强入睡。这些疼痛不仅影响生活,也给她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为缓解病痛,张女士尝试过汗蒸、刮痧、艾灸、整骨等多种方法,但效果都只是暂时的,一直未能根治。

  在太和县中医院传统中医特色治疗中心,护士长张敏为张女士做了详细的体质辨证,通过艾灸、刮痧为她通经活络,随后依据穴位分布和经络走向,用特制的锤子对疼痛部位进行精准敲打。令人惊喜的是,锤疗后张女士腿脚变得有力,背部不再紧绷,酸痛感也渐渐消失。

  张敏介绍,锤疗法是一种中医自然疗法,通过精准敲打松解紧张肌肉与筋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同时还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这种由内而外的调理方式,正是锤疗的独特魅力。

  背上“烤一烤”,全身都暖了

  早上8点多,阜阳市中医医院治未病门诊里青烟袅袅、艾香弥漫。

  40岁的王女士长期痛经、手脚怕冷,并伴有乏力、易疲劳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第一次尝试督灸治疗后,她就对此赞不绝口。“艾绒烧起来热乎乎的,感觉一股暖流从背上涌向手脚,做完微微出汗,怕冷的感觉好多了,就像武侠剧里打通任督二脉一样。”

  俯卧在治疗床上,王女士后背从大椎到腰俞均匀铺着特制药物,形成一条长长的“药带”,药带上再铺上形如长蛇的艾绒——因此督灸也被称为“长蛇灸”。点燃艾绒,任其自然燃烧。连续四次督灸后,王女士怕冷的症状明显好转,手脚回暖,身体状态大有改善。

  治未病科主任申金贤解释,人体后背正中线,从颈椎到尾骨这段,贯穿的是总管一身阳气的督脉,古人称之为“阳脉之海”。这条经脉如同大海,汇聚全身阳气,并将其输送、布散到体表肌肤腠理,起到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在各种灸法中,督灸被誉为“灸中之皇”。申金贤介绍,督脉灸融合了火烧技法、艾灸与药物渗透,以生姜等为介质,配合艾绒长时间灸灼督脉所在的脊柱段。其热力可循经走络,温腹暖背,通达四肢百骸,具有益气通督、温补肾阳、散寒逐瘀的功效。

  督灸主要适合以下四类人群:腰背疼痛且畏针者;阳虚怕冷、夜尿频繁者;免疫力较低、换季易感冒者;患有慢性鼻炎、咽炎反复发作,或平时活力不足、易疲劳的亚健康人群。

  扎针调理气血,还能美容养颜

  “原以为针灸只能治病,没想到还能美容。”近日,阜南县中医院针灸科推出针灸美容项目,市民曹女士听闻后,特地前来体验。

  “《黄帝内经》提到,面部衰老与经脉气血的盛衰密切相关。只有脏腑功能正常、经络通畅、气血旺盛,面部才能容光焕发。”阜南县中医院针灸科医生胡雁介绍,针灸美容是通过选取特定穴位进行针刺,以养生保健并治疗损美性问题的一种方法。

  医生在曹女士的下关、颊车等穴位施针,半小时后,她感到面部有提拉紧致感。“针刺面部表情肌周围的穴位能疏通经络,提拉下垂肌肉,从而改善皱纹和面部轮廓。”胡雁介绍,若面色暗黄无光,坚持针灸可使皮肤更透亮;若易长痘、皮肤爱出油,针灸还能调节内在机能,减少出油和痘痘。值得一提的是,针灸美容不仅注重外表,若平时消化不佳、睡眠差或体感虚弱,它还能同时调理脾胃、补益肝肾。

  不少爱美人士关心针灸是否疼痛。体验后的曹女士表示:“就像被蚊子轻轻叮一下,几乎没感觉。”对此胡雁解释,针灸使用的一次性针具比发丝更细,痛感非常轻微。

  医生提醒,美容针灸因人而异,必须在医生面诊辨证后进行。由于操作涉及穴位针刺,若不专业可能导致神经血管损伤或皮下血肿,因此务必选择正规医院进行。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