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每一张笑脸都值得记录

2025-11-11 09:44| 编辑: 朱大虎 | 查看: 656|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刚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不要钱吗?”“不要钱。”“那就拍一张。”随着快门“咔嚓”一声轻响,一对老人的灿烂笑容,被韩振定格在相机中。

韩振与被拍摄的老人(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两年多来,这位摄影达人兼自媒体人借着下乡采风的机会,义务为乡村老人拍照并现场赠送。在他看来,拍照留念本是寻常小事,但对许多乡下老人来说,可能是一份埋藏心底已久的愿望。目前,他已经为80多位(组)老人拍摄并赠送照片。

  田园边留下合影

  11月3日,韩振在颍东青峰机械厂附近采风时,注意到一对正在菜地里忙碌的老夫妇。两位老人年逾八旬,手持锄头水桶翻土浇水,忙个不停。韩振静静守候一旁,待他们歇息时,才上前攀谈。

  老人姓杨,今年89岁,年轻时当过兵、进过工厂,如今最大的乐趣就是和老伴一起侍弄土地,种些瓜果蔬菜。“我给您二位拍张合影吧?”韩振一问,两位老人顿时喜出望外,连忙整理衣扣、拽平衣角,在田园边留下数张合影。

  韩振选出最满意的一张,连接便携式打印机现场打印,并用相框装裱好赠给老人。手捧照片,两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杨大爷的老伴张奶奶说,结婚五十多年来,没拍过几张像样的合影。“以前没条件,年纪大了也想不起来拍。像今天这样郑重地拍照,记忆中真没几回。”

  一个暖心的决定

  韩振的“乡村老人影像计划”,始于两年前一次偶然。

  2023年4月13日,他在阜南县中岗镇拍摄一位身残志坚、靠柳编脱贫的村民。结束后,韩振将打印好的照片送给对方,那位村民激动不已,捧着照片连连道谢。那一刻韩振意识到:即便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偏远乡村的不少老人,一生中仍难得有机会拍一张像样的照片。

  “我常用镜头记录生活、记录家乡,何不把这份‘记录’变成送给老人的礼物?”几经思索,他启动了“乡村老人影像计划”:购置打印机、相纸和简易相框,一有空就寻找合适的拍摄对象。拍摄时,他耐心引导老人调整姿态,聊家常缓解紧张——“大爷,想想庄稼丰收的样子,对,就这个劲儿。”“刘奶奶,您这样笑,眼睛弯弯的,真好看。”每拍完一组,他现场打印、装裱,亲手将照片交到老人手中。

  让笑容留在时光里

  义务拍摄的路上,韩振也常遇到不被理解的时候。

  由于拍摄对象多为随机选择,他在沟通时常会遇到警惕性较高的老人。一次在颍泉区伍明镇,他想为一位正在晾晒玉米的老奶奶拍照,对方却满脸怀疑,将他当作可疑的陌生人。

  韩振没有强求,转而拍摄附近的另一位老人,并如约赠送了装裱好的照片。看到真是免费拍照,刚才那位“玉米奶奶”才放下心来。她见照片拍得很精美,又主动赶上前来,请韩振也为她拍一组。

  如今,韩振与阜阳资深摄影人戴文学等共同运营一个自媒体,记录城乡老物件、老故事和回乡农民工的生活。而为乡村老人义务拍照,成为账号中最温暖的组成部分。

  “每一位老人都有独特的人生故事。我想做的,就是用镜头定格他们幸福的晚年,让这份笑容永远留在时光里。”韩振说。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