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市农业部门了解到,为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春管两不误,全市各级农技人员迅速行动起来,根据在地作物生长情况及时到田间地头开展小麦苗情、病虫草情等“四情”调查,通过网上会商办公,把服务送下乡、把技术落到地,引导农民安全用药,搞好春季农业生产。 受去年秋季旱情影响,我市冬前麦田杂草出土迟、密度低,化除面积较小。当前,小麦大多处于起身拔节期,田间杂草种类、密度及草龄差异较大,杂草优势种以猪殃殃、播娘蒿、婆婆纳等为主。稻茬麦田以看麦娘、牛繁缕、野老鹤、婆婆纳等杂草混生为主,部分田块节节麦重于往年。各级农业部门在下乡调查之后,指导各地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开展麦田化除工作。截至2月22日,全市麦田化除面积达592.6万亩,人工除草面积达37.9万亩,已除草面积占在地作物面积的83.4%。 通过农技人员下乡调查,结合电话和微信视频会商,农业专家认为我市麦田病虫害总体轻发生。小麦蚜虫和纹枯病为轻发生,麦蜘蛛发生普遍但数量低。全市小麦红蜘蛛需防面积150万亩,在各级农技部门指导下,目前已防面积约106.8万亩。 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监测服务,有利于把好春耕备耕质量关。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750多万亩,和去年基本持平,2019年麦田除草剂实际用量171.58吨。当前,我市麦田除草剂、杀虫剂市场供应充足,仅供销社系统农药储备量就达356.32吨,完全可以满足防治需要。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