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为酒之魂”是金种子酒业制曲车间主任关玉权常说的一句话。退伍之后,7 年制曲,关玉权严守操作要求,丝毫不敢松懈;不怕苦、不怕累,拼尽全力,终获技能比赛冠军。正是爱岗敬业、执着不服输的精神,让关玉权获得了“ 金种子最美工匠”称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7 年制曲时光。 严守工艺不松懈不善言辞,甚至有点兵哥哥的“ 傻劲儿”,是关玉权刚进厂时,工友们对他的印象。关玉权在车间工作时,就像在部队接受训练一样,对操作标准的要求特别严格:每次拌料,加入多少原料以及水分、如何控制都有规定,关玉权反复称重,多一点或少一点,都不行;曲房需要持续保持在最佳温度,关玉权一有空就去测量,一旦发现有升温或降温异常,就第一时间去调整。“ 我清楚地知道,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曲块的质量,酿出来的酒,品质才能有保障。”关玉权说。 刻苦钻研求创新为了进一步提高曲酒质量和口感,降低生产成本,关玉权带领其他工友开展了“ 特色曲”实验。总结前期经验,他意识到,要打破常规,立足生产实际,将重点转移到曲房环境改造、曲料配比等工艺的调整上。他不顾工友们的质疑,以身作则,严格按照自己所制定的标准,一次也不偷懒。历时20 个月,经过关玉权改造后的曲房里产出的曲块,与前期相比,有了较大区别,没过多久就看出了差距,整体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在定期的感观品评中分数逐步攀升。 看到这一结果,之前反对的工友们,也都心服口服,自发地学习起关玉权的做法,“ 特色曲”的工艺很快被推广和使用。从那以后,关玉权“ 制曲能手”的名号便在厂里传开了。他用自己的执着,坚守了优质曲酒品质的基础。 不怕苦累夺第一关玉权说:“ 因为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不像一些学过制酒专业的工友们有经验。但是我们当过兵的绝不轻易言败,我告诉自己,我必须付出比他们更多的努力,才能在酿酒领域里更专业。” 正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儿,让关玉权七年磨一剑,2019 年在阜阳市“ 阜创汇”首届酿酒技能竞赛酿酒工赛项中获得“ 全能比赛”第一名,真的实现了当年的誓言。 为了准备那次比赛,关玉权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练习酿酒的“ 四项技能”:握水分、摸温度、尝酸度、判酒度。工友们说:“ 比赛前夕,日常的工作他一样没落下,别人吃不了的苦,他都吃了。” 为了能更准确地感知温度,减小误差,关玉权用手代替温度计去测量酒醅温度。“ 我用手摸,心里先给出个大概的数字,再用温度计测出准确温度并与预估温度相对比。 然后再把直觉和最终测得的温度值,刻在脑子里。这种练习没有捷径,只能重复,练的次数越来越多,误差就会越来越小。于是我的手一缓过来劲儿就去摸酒糟,摸了没有上千次也有几百次了。”关玉权说。 在天气最炎热的三伏天,关玉权也没有减少进入曲房测温的次数。“ 其实我以前很怕热的,夏天30 多度的时候我都热得受不了。 但是曲房的室温有40 摄氏度以上,曲块之间能达到近70 摄氏度,那里简直就是桑拿房。人在里头待一会儿就得出来,再次回到室外,仿佛开了空调。”即便如此,关玉权休息一会儿,擦擦汗,咬咬牙,就再次一头扎进下一间曲房。功夫不负有心人。关玉权的付出,最终在技能比拼中收获了回报。手捧着第一名的证书,关玉权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筑梦匠心再出发“ 干一行就必须精一行”是关玉权的座右铭,通过学习和生产实践,不断进行工艺革新,提质增效,调整曲酒工艺,解决曲酒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曲坯中心余潮排不净问题》获安徽省2017 年优秀QC 小组活动三等奖,《提高架子曲坯发酵率》获安徽省2018 年优秀QC 小组活动三等奖。他所参与的《金种子浓香型中高温大曲培菌制曲工艺分析与探讨》等多个生产工艺被刊登在国家级酿酒科技期刊上。2019 年12 月,关玉权被共青团阜阳市委、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2019 年度阜阳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今年1 月获得了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 阜阳市技术能手”称号,4 月份,又被阜阳市酿酒工业协会和集团工会推荐为“ 阜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人选。一项项荣誉,忠实记录了关玉权不平凡的成才之路,也更加坚定了他以后在制曲道路上的步伐。 关玉权说:“ 部队教给我的精神,我用在了工作上。同时,酿酒制曲的工作,也给了我延续军人品质的机会。以前,我苦练身体素质,为家乡人民守护安全;以后,我会继续增强酿酒技能,为家乡人民献上更甜美的酒。”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