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泉心泉意”孝亲敬老

2025-10-24 08:41| 编辑: 邵红飞 | 查看: 829|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梅飞 通讯员 赵怀勇|来自: 阜阳日报

  从乡村的“老人关爱基金”,到“身边好人”以实际行动诠释孝老爱亲;从建立“乡风文明观察员”制度,到推行“孝道113行动”

    近年来,临泉县将孝道文化融入基层治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尽责”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加快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日前,临泉县“‘泉心泉意’孝亲敬老传承美德共育文明”案例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临泉在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经验与典型做法?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的宴席,还能看大戏,真不错。”10月23日,临泉县长官镇蕴华居委会举办重阳节“敬老幸福宴”,现场的老人们乐开了怀。

  这样的“敬老幸福宴”,该居委会已连续两年举办。宴席沿用传统大席形式,邀请120位60岁以上老人品尝佳肴、欣赏地方戏。

  备受好评的宴席,源于居委会2023年成立的乡风文明基金会。在上级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基金会共募集资金13.6万余元,不仅用于改善村容村貌、奖励道德模范,更将“敬老爱老”纳入奖励范围。

  此外,居委会开设“移风易俗微课堂”,邀请老党员和道德模范结合身边案例进行宣讲,带动乡风文明提档升级;对超标办宴家庭进行劝导教育,推动“节俭办宴、孝亲敬老”理念深入人心。

  “照顾好老人是我们的职责。”

  蕴华居委会党委书记韦建全表示,未来,居委会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让敬老之风温暖更多家庭。

  在蕴华居委会的示范引领下,临泉县多地陆续设立“老人关爱基金”,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书写“敬老答卷”。截至目前,这些“老人关爱基金”共募集资金超过200万元,惠及老年人1.2万人次。

  这正是临泉县创新载体形式,大力推行“‘泉心泉意’孝亲敬老传承美德共育文明”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新路径,通过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尽责”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让全县尊老敬老、孝亲爱亲的文明氛围愈发浓郁。

  在弘扬尊老风尚方面,临泉县注重发挥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

  邢塘街道齐庄社区的赵雪梅,17年来悉心照料智力残疾的侄子和患病婆婆;长官镇长东居委会的李素芹,常年照顾高龄婆婆和两名有智力障碍的小叔子;杨桥镇刘楼村的王素敏,在抚养三名孙辈的同时,还主动照顾婆家远房堂叔……这些“身边好人”以实际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美德,带动广大群众共建文明乡风。

  在机制建设方面,临泉县不断创新载体形式:建立“乡风文明观察员”制度,监督孝老敬老落实情况,覆盖全县80%以上村、社区;推行“孝道113行动”,倡导子女每周为父母打扫一次卫生、每年给付赡养费、在“三节”表达孝心,目前已有3.2万户家庭签订“孝亲承诺书”,覆盖率达65%;针对家庭赡养纠纷、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等情况,司法部门及时介入,通过调解、公益诉讼等方式予以解决,切实保障老年人权益。

  临泉县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孝道文化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文化浸润与机制创新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各项措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经验。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