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传统家纺“睡”出科技范

2020-6-10 09:20| 编辑: 戴斐 | 查看: 25177|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徐风光 通讯员 刘文琴|来自: 阜阳日报

  不用耳机、音响,甚至不用耳朵听,只需枕上枕头,就能随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梦乡……这一“高大上”的产品,正是安徽三宝棉纺针织投资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骨传导音乐枕”,去年以来,已销售超过6万对。
  
  “对于很多睡眠质量不高的人来说,听一首舒缓的音乐有助于睡眠。但是放外音会影响其他人休息,长期戴耳机也不舒适,我们就想,能不能生产一款不用耳朵就能‘听’音乐的伴睡产品。”三宝棉纺针织总经理马晓飞介绍,2017年,企业正式上马“骨传导音乐枕”研发项目,联合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尝试将“骨传导”这种特殊声音传导方式,应用到枕头上。
  
  两年多时间、数百次实验、400多万元投入,2019年,三宝棉纺针织终于实现“骨传导音乐枕”的量产,产品一经上市就广受欢迎。
  
  让再平常不过的枕头成为热卖的“拳头”产品,安徽三宝的“法宝”是科技创新。
  
  成立于1998年的三宝棉纺针织投资有限公司,曾和大多数传统纺织企业一样,饱受转型之困。
  
  2015年开始,界首市通过鼓励科技创新,帮助包括三宝棉纺针织在内的传统企业转型。在当地政府牵线搭桥下,三宝棉纺针织开始与上海交大、东华大学、安徽农大等高校院所对接,并逐步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组建了研发团队。
  
  当年,企业研发生产的玉米纤维混纺布面世,市场反响良好。“通过提取玉米中的元素,替代纯棉产品,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链也得到延伸。”马晓飞说,开始转型的步子不大,带给企业的触动却不小:“纺织要与时代同步,只有不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把新型纤维材料、智能装备与传统家纺产品结合,用防水透湿纳米材料、发热纺织材料、凉爽纺织材料等功能性新材料代替以往的针织棉纺……尝到“甜头”的三宝棉纺针织,开始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向科技创新要更大市场、更多效益。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市场对口罩需求激增,无纺布原料紧缺。三宝棉纺针织抢抓机遇,以成立的俞建勇院士工作站为依托,加紧组织团队攻关,最终研发出了纳米纤维膜材质口罩。这种新产品不仅能重复使用,而且存放期限可以延长到10年,量产后顺利拿到欧盟订单。
  
  2017年以来,三宝棉纺针织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一路攀升,与此相应的是,企业的新产品产值率连续3年增长到91%。
  
  依靠科技、创新求变,三宝棉纺针织距纺织行业佼佼者的目标,渐行渐近。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