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高温津贴也引发关注。可以用解暑用品替代高温津贴吗?小时工有没有高温津贴?今天,颍州区人民法院法官马怀利通过案例为大家解读有关法律知识。 饮料能否充当高温津贴? 吴某是一名建筑工人,2024年7月,他连续在35℃高温下露天作业多日。结算工资时,才发现公司没有给他发放高温补贴。吴某找到公司负责人讨要,对方称“已经发了饮料”。当年9月份,吴某以被拖欠工资为由辞职,要求公司补发高温津贴并支付经济补偿。上海一法院审理后判决公司补发高温津贴,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共计2万余元。 说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马怀利解释,高温津贴属于用人单位依法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的津贴,需要以货币形式支付。对于享受高温津贴的劳动者,用人单位若出现拖欠、未足额支付等情形,劳动者可依法申请仲裁、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等。 从事电商客服工作,有没有高温津贴? 2024年3月,广州市的朱某入职某服饰公司,从事电商客服工作。当年11月,朱某因个人原因离职。朱某认为,公司在夏季高温期间未发放高温津贴,遂将公司诉至当地人民法院索赔。法院经审理认为,朱某的工作场所主要在室内,对其主张的高温津贴诉求不予支持。 说法:高温津贴的发放条件,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是否为室外露天,以及工作场所具体的环境温度。马怀利介绍,该案中,朱某作为电商客服,其工作地点在室内,虽主张偶尔需至无降温措施的仓库选品、发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其职责主要是负责客服工作,至仓库的频率极低,其所在办公场所已有降温措施,温度保持在33℃以下,故其主张的高温津贴法院不予支持。 高温下工作中暑,是不是工伤? 马先生是某市一名环卫工人,连日来在高温天气下进行室外作业,由于劳累和高温等原因严重中暑,工作中倒地昏迷不醒。经当地职业病防治诊断机构确认,马先生的中暑属于职业性中暑。那么,马先生的中暑情况,能否认定为工伤? 说法: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马怀利介绍,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中暑,经职业病防治诊断机构确认,被诊断为职业性中暑的才可依据职业病诊断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小时工有没有高温津贴? 小杨大学毕业后,一边备考公务员一边找工作。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其在某快餐店兼职送外卖,从11点至13点,每天3个小时,工资按天结算。当小杨向餐厅老板提出发放高温津贴时,被老板拒绝了。小时工能领到高温津贴吗? 说法:马怀利介绍,小杨能否领到高温津贴,要视情况而定。对于非全日制用工人群,单位是否要支付高温津贴,在法律条文上没有强制规定。如果用人单位确实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里从事露天作业,或工作环境温度无法降至33℃以下,应当在小时工资约定时,将高温津贴一并考虑在内。具体计算标准,可以按劳动者当月实际出勤时长进行折算。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