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银杏树下满地金

2020-9-11 08:40| 编辑: 戴斐 | 查看: 34368|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杨燕 通讯员 刘洋 张灵芝|来自: 阜阳日报

  白露过后,秋高气爽,临泉县滑集镇靳桥村的千亩银杏产业园内一片繁忙景象,近百名工人正忙着采摘银杏叶。
  
  “别看我们的银杏树个头不高,但是采摘下来的叶子可是个宝贝。”安徽玉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闫鑫告诉记者,银杏叶中富含黄酮,且越是幼苗叶含有的黄酮量越多。经过深加工的银杏叶能变成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药材,亩经济效益比种植传统小麦玉米高出两倍以上。
  
  2017年,在滑集镇政府工作的闫鑫,从做生物制药行业的同学那里得知,银杏叶提取的黄酮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他的同学正四处寻找基地种植银杏。
  
  “既然搞种植,家乡土地资源丰富,何不在老家种植?”闫鑫的一句话让同学决定回乡投资,并于2017年、2018年先后流转千余亩土地种植银杏树。
  
  尽管当地的土壤、气候都适合,但是为保障银杏叶品质,不施药的做法导致杂草疯长,让银杏叶产量不尽人意。为了帮助企业提高银杏叶产量,2018年底,闫鑫决定从镇政府辞职,专门负责管理银杏产业园,将除草工作以每亩350元的价格承包给周边村民。经过一年管理,去年9月成效显现:鲜银杏叶从一亩地收获700斤增长到1400斤,亩收益4000元左右。
  
  企业效益不错,周边的村民特别是贫困户也跟着尝到了甜头。正在田里干活的脱贫户闫文体告诉记者,他家四亩地之前种植的都是玉米小麦,收成好时一年也只能挣个千把块钱。自从有了银杏产业园,他将土地租出去,每年不仅有4000多元租金,平时在这里打工,一天也有70元收入,目前已实现稳定脱贫。
  
  “通过租赁土地,雇佣工人管理、采摘,我们带动了周边400多户村民增收,其中贫困户81户。”闫鑫说,稳定的收购渠道和市场价格,是他们帮助群众脱贫增收的保障。
  
  为确保银杏叶最大限度地保持药效,公司同步引进了药材烘干设备。在合作社加工车间,银杏叶堆积如一座绿色的小山,工人用铲车将银杏叶铲进烘干机,经烘干后,绿色的新叶变成了黄褐色的干叶。
  
  “由于前段时间先旱后涝,银杏叶产量受到一些影响。目前,基地每天可以采收8吨鲜叶,再过一段时间,每天可采收16吨。”闫鑫介绍,烘干设备的运用,保证了药效,也提高了银杏叶的价格,一斤鲜银杏叶烘干后可以卖出4倍的价钱。
  
  “下一步,我们会根据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延长产业链,把银杏叶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闫鑫自信满满地说。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