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麦茬玉米成熟季节,在界首市泉阳镇集东回族社区,50岁的养牛大户张兴然每天都在为秸秆收储忙得不亦乐乎。在他眼里,田间地头常见的玉米秸秆是最好的饲料,抓紧时机完成秸秆青贮是这段时间的头等大事。 秸秆青贮忙 国庆节前夕,张兴然每天早出晚归,四处购买玉米秸杆。他要趁玉米秸还没有全干,加工青贮饲料。在他看来,已经晒干的黄玉米秸秆也能粉碎加工成饲料,但口感和营养价值都不如青储饲料。 “这时候的青玉米秸秆水分大、含糖量高,和玉米籽一起粉碎做青储饲料,牛羊更爱吃,营养价值也高。”据张兴然介绍,现在加工青贮饲料,都是连玉米棒子一起购买,根据每个地块的产量谈价格。这样一来,群众节省了收割开支,直接在地头数钱就行了。 据悉,张兴然发展小牛育肥已近十个年头,由于养殖经验不足,当初规模不大,喂牛以传统麦秸饲料为主,牛长得慢,出栏率较低。为提高养殖技术,他多次到外地养牛大户那里取经,不断总结经验,在发展中扩大养殖规模,慢慢掌握了肉牛养殖和疾病防治技术。 经过10年发展,张兴然的养牛场已成为泉阳镇规模最大的养牛基地,不但从外地购买小牛,而且还发展肉牛繁育,每年出栏肉牛300多头,常年存栏量在150头以上。 综合收益好 为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玉米秸秆利用率,张兴然出资23万元购进一台大型玉米秸秆青贮收割机。三年来,他不但给养牛场收储玉米秸秆,还为太和、临泉等地的养殖大户提供上门服务,年收储秸秆量5000吨以上。 “我这个养牛场一年需要青贮饲料2000多吨,每年养牛和农机服务的收入在50万元以上。”张兴然说,用青贮玉米秸秆配合豆粕等精饲料喂牛,一方面可节省饲料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出栏率,牛肉品质比较稳定,目前已与多家屠宰厂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如今,张兴然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致富能手。发家致富的同时,他不忘帮助周边群众共同致富,目前已带动5个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对前来咨询养牛技术的村民,他会毫无保留传授技术,带领他们一起奔小康。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