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贫困村变“粉丝之乡”

2020-10-20 09:47|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6427|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杨治好 通讯员 余波|来自: 颍州晚报

  这两天,省委党校派驻颍泉区伍明镇王寨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徐杰不断打电话联系客户,忙着为村民联系粉丝销售。“我们已经通过村级合作社联系了1万斤粉丝的销售订单,占村里粉丝产量的1/5左右。” 徐杰说。
  
  王寨村地处颍泉区北部边缘,三县区交界之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2014年,王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12.11%,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三年前,工作队刚进驻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为6000元。工作队深入调研后,把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作为突破口。
  
  王寨村有种植红薯、加工粉丝的传统,由于种植面积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2018年起,工作队带领贫困户种植红薯,并逐家逐户宣传种植奖补政策,种植规模很快从两三百亩发展到1000亩左右,今年的红薯粉丝产量预计在5万斤左右。“我们的粉丝采用古法加工,口感劲道有弹性,深受消费者喜爱。” 徐杰说。
  
  村里还以“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引进颍泉区志强植保专业合作社,带动258户贫困户种植特色中药材(凤仙花),并发展红薯生产和传统古法粉丝加工,形成千亩中药材和千亩红薯生产基地,打造了“凤仙花海、粉丝之乡”的对外名片。
  
  而在颍泉区新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猪舍里,一头头生猪膘肥体壮。负责人王海说:“去年出栏生猪6000多头,纯利润300多万元,带动了2户贫困户就业,人均年收入4万多元。”在王寨,像这样的合作社还有不少,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
  
  这几年,王寨村先后建成了光伏电站、扶贫车间等,引入奇翔日用品有限公司进驻车间。截至2019年底,王寨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6年的6000元增长到25.61万元,人均年收入增长近1.1万元。
  
  王寨村还修建文化广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模范家庭”“清洁文明户”等活动,有力推动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王寨村已脱贫出列,截至2019年底,王寨村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2.11%下降到0.1%以下。驻王寨村扶贫工作队荣获“省直单位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市、区“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称号。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